自從啟明星中標後,其他大型車輛廠家紛紛不服。
圍著李局長非要給個說法。
李局長毫不客氣,語氣帶著批評的態度,將采購車輛為什麼選擇啟明星的理由說了說。
不說不行,很容易空穴來風,對自己名聲產生不利影響。
畢竟,啟明星中標,在他人看來,就是天方夜譚。
就像客戶明明需要火車頭,結果你丫采購了驢車,這說不過去啊。
不是浪費國家財產嗎!
很容易讓人產生不必要的聯想。
所以,李局長深入淺出的解釋了一遍。
等其他廠家聽完後,個個陷入了沉思。
是啊,我們光想著能拉貨,車要大,但真的從來沒想到下麵工人怎麼辦。
可不嘛,一些老舊小區根本進不去大型車輛。
比如以前遺留下的胡同,能並排走三個人就好不錯了。
胡同裏麵的垃圾怎麼辦?
還不得一趟趟倒騰出來?
如果有了小型垃圾車,那不是很省勁,效率增加了嗎?
難怪人家啟明星中標,人家是做足了功課的。
這一次,輸的心服口服。
而李大鵬回到公司給武長風報信,武長風不以為意。
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跑不了的。
必中,沒什麼可驚訝的。
於是,三輪車有了新的業務增長點後,武長風開始給李大鵬布置新的任務。
變速自行車!
這玩意自從林小童從研究院拿走圖紙後,鼓搗了一個月,浪費了不少資金和零件,終於搞出來了。
其實變速自行車的生產說難還真不難,說簡單吧,還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
畢竟增加了不少零件。
特別是飛輪和變速裝置的安裝,這裏麵的調試是最難的。
需要靈活敏捷。
可不能要變速的時候,調節手柄不好使,要麼鬆了掛不上,要麼緊了掰不動。
這其中有個平衡點,是需要林小童帶著工人不斷摸索的。
好在,一個月的時間不負眾望,終於搞出來了。
第一輛變速自行車就送給了武長風,讓武長風指點下,需要什麼方麵的改進。
武長風在廠區騎了一圈,還可以,非常不錯。
變速靈敏,沒什麼大問題。
至於安裝摩擦起電的車燈,這東西不用多說,林小童自然懂的。
接下來就是銷售的問題。
其實武長風不想占用自己的銷售渠道,但林小童那裏實在是沒有什麼可靠的渠道可以走量。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互聯網還未普及的時候,銷售商品的渠道非常單一。
那就是靠著經銷商分銷。
一個個經銷商就是企業的血管,遍布全國各地。
源源不斷的將血液輸送回企業。
如此,企業才能夠生存下去。
也就說,沒有渠道,你的商品很難賣出去,或者說,可以賣,但賣的不快。
難道你還指望有人千裏迢迢來購買變速自行車嗎?
這成本簡直不是百姓可以接受的。
畢竟,變速自行車又不是主打精英階層,自然是老百姓想買,就能在所在的城市買到是最好的。
這也是為什麼可口和百事這種國際巨頭,進入大陸市場後,第一個辦的事情就是整合本土飲料企業。將他們的渠道都控製自己手中。
所以,林小童想要將變速自行車賣的更好,必須依靠渠道。
而渠道這種東西,不是那麼容易建立的。
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鋪設和維護。
就單單說一個城市的銷售商,從了解到接觸,在到簽訂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