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忌當著淩雪衣、柳嚴和武菱的麵打開了那錦盒。
一把劍鞘上鑲滿寶石的短劍靜靜躺在錦盒之中,武忌拿起短劍,右手握住劍柄用力一拔,刃身泛著幽寒秋水般光芒的鋒刃,便呈現在幾人麵前。
武忌手腕翻轉,刃身寒芒流轉。武忌口中讚道:“好劍!好一把鋒利的寶劍。”說著短劍歸鞘遞到淩雪衣麵前說道:“難得皇上一片心意,夫人留著吧,這個我用不慣。”
淩雪衣接過短劍,柔聲問道:“夫君把寶劍給了我,那你用什麼呀?”
武忌嘿嘿一笑:“我還是用這個……”說著從腰間抽出一根尺許長的鐵管出來。
那鐵管隻有一尺長短,黝黑黝黑的實在看不出有何不尋常之處,這又是什麼武器?
武忌見三人好奇的目光,狡黠一笑,用力轉動鐵管後半截,一段烏漆麻黑的刃身從鐵管中旋轉伸了出來。這刃身極為怪異,是三棱形狀並且帶著尖刺,且刃身三麵帶有血槽。
這兵器非刀,非劍,非槍,也不是匕首。隻能勉強算得上是個短刺,且賣像極差,黑的無一絲光澤,並不像如何鋒利的模樣
淩雪衣見武忌抽出的“兵器”頗為怪異,便奇道:“這是什麼兵刃,我怎麼從未見過?”
武忌思索了下說道:“這叫三棱軍刺,是我新發明的兵器。是裝備科按照我繪製的圖紙,連續趕了半月的時間才好不容易趕製出了一把。”
“三棱軍刺?“淩雪衣三人麵麵相覷,這名字新鮮得很,沒聽過。
其實這三棱軍刺是武忌按著前世記憶中,56式三棱軍刺的樣式抄襲而來的。據說這款軍刺因為過於殘忍而被聯合國禁止使用,當然這種說法也許是以訛傳訛,不足為信。但前世的確流傳這款武器的各種傳奇說法。
武忌之所以把它畫成圖紙並製造出來,隻不過覺得這三棱軍刺不同於這個時代任何一款兵器,作為一種唯一的兵器種類存在,本身就夠特立獨行,這符合武忌要求與眾不同的性格。更主要是武忌總覺得空穴來風,並非無因。既然前世都說這三棱軍刺極為狠辣厲害,自己造一把試試正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這武忌一行所乘船隻,是一艘中型的客船。這會兒逆水逆風行駛,隻能靠船工搖起槳櫓行進,所以速度頗慢。
陽朔河發源於南陽國高山之上,一路流經南詔國、越國、鄭國、魯國、豫國、大戎、鮮虞七國。一條河成了連結八國的紐帶。加速了各國之間的貿易與人員住來。同時也促進各國的經濟繁榮。
這船行的極為緩慢,一直逆風而行,直至日落時分才堪堪行至附近的一個渡口。這陽朔河上來往船隻眾多,這夜間行船,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所以武忌決定泊船於渡口,在船上夜宿,明日天明再行船趕路。
這船上空間頗大,武忌與淩雪衣一間房,柳嚴與武菱一間房,然後那跟隨的五名行動科影衛一間房。居然還空出一小間房。至於那些船工自有自己的房間。
這船是武夫人花了重金雇來的,船上一應設施齊備,住起來頗為舒適。且上船之前,武夫人還特意遣人送了些瓜菜水果肉食上船。隻是此時正值夏季,這溫度頗高,這些吃食不易儲存,所以不敢送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