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啟程(1 / 2)

此去雲州,路途遙遠,行走的路線有兩條。

一條是走陸路,從烈陽城出西門,一路向西行百裏穿過大峽穀的關隘,轉而向南行渡過陽朔河,出越州地界穿過中州全境,入雲州再南行直至越國與南詔國邊境,便到南郡縣。這一路上要越過河流,山脈,湖泊,草原,甚至於沼澤,並不好走。但這條路最直接,也最近,行路用時最短。

還有一條是水路,從烈陽城出東門,至烈陽碼頭,乘船逆水而上,船南行百十裏轉而向西,一路穿過越州、中州、湖州與湘州交界、進入鄭國境內,轉而向南,經寧安州,可直達南郡縣。這水路蜿蜓曲折,路途相對遠一些,且逆水行舟,行進速度慢了一點。但好在這陽朔河一路上碼頭眾多,且岸上一應住宿餐食所在齊備。倒不似陸路那般餐風露宿,受盡顛簸跋涉之苦,當然這與越國發達的水運網絡不無關係。

越國境內河流湖泊眾多,與自西向東流經的陽朔河,組成縱橫交錯的稠密水運網絡。所以應運而生的水運碼頭,分布於陽朔河的整條線路之上。烈陽碼頭就是這其中比較繁忙的中轉碼頭之一。

為了讓路途之上更舒服愜意一些,同時也好好領略熟悉一下越國各地的風物人情,武忌與柳嚴商量了一下,決定走水路。

幾日後,一切準備停當的武忌夫婦與柳嚴夫婦,一大早便趕到了烈陽碼頭,隻等著那船夫收拾好行船所用之物,便準備上路。

武夫人拉著武菱與淩雪衣的手,不厭其煩地囑付二人在路上需要注意的事項。

什麼河上風寒露重要多添衣物,什麼路上不要隨意吃那河中捕來的東西,小心吃壞腸胃諸如此類的。邊說還邊紅著眼晴,忍不住流下淚來。

那武菱與淩雪衣畢竟是女子,感情細膩,多愁善感,竟也都一邊點頭應允,一邊陪著武夫人落起淚來。

好好的一場赴任送別,搞得倒像赴法場生離死別似的。

武忌與柳嚴躲在一旁聊聊南郡縣的情況。

這柳嚴與武忌如今既是姐夫與內弟的關係,同時也是上級與下級的關係。隻不過這南郡縣不歸屬安慶府管轄,是南明府下轄的三縣之一。

這南明府是雲州四府之中最窮的一個府,而這南郡縣又是南明府中三縣最貧困卻又最大的一個縣。

柳嚴在南郡縣任期三年,首先便解決了全縣百姓的溫飽問題。

南郡縣地處高原,且又多山,耕地偏少,且因土壤與氣侯原因,可耕作一些農作物普遍產量不高。所以每年的收成也隻夠百姓糊口而已。

在上任的第一年偏又趕上幹旱少雨,這農作物的收成大打折扣。百姓的基本溫飽問題恐怕也要大受影響,柳嚴對此一籌莫展。

幸運的是,因為幹旱的原因,南郡縣境內一湖泊水位下降,幹涸露出湖床進而發現湖鹽。

這鹽在越國乃至整個諸國大陸都屬於比較稀罕搶手之物。

這發現了湖鹽,等於發現了寶貝。依賴著湖鹽的開采提煉,南郡縣的經濟得以快速發展。在柳嚴的任上三年,南郡縣的農耕起色依舊不大,但鹽賦收入用來購買百姓的口糧卻是綽綽有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