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石凡在班上說出警幻仙姑這句話時,沒有誰明白警幻仙姑何意。
唐誌遠借出的這本破書,按理,唐誌遠是看過這書的了。
唐誌遠隻是約略知道書中寫了啥,而且多是聽大人所說。石頭記是文言文記述,小學生呢,之乎者也來之乎者也去,在書中多轉兩趟,頭早就暈了!
歐陽若先說不看這本破書,這書本就殘破不全,讀到興頭處,忽然沒有了下文,枉自惹人牽腸掛肚……
後來歐陽若又要看這書了。
唐誌遠把書借給歐陽若了嗎?
歐陽若那樣聰明,沒有看不懂的,隻是,她真往下看了嗎?
石凡搖頭。
歐陽若上網都受到限製,這本破書若是帶回了家,她的父母早丟到柴灶裏燒了。
要知道,歐陽若的父母是知識分子,受過高等教育。這書消極的一麵,他們應該非常清楚。
唯獨王老師聽出了問題:小小年紀,竟然讀明白了警幻仙姑這一節的內容……
16
石凡其實不很明白,書中講的是什麼事。
不認識的字,查字典,不理解的話,放在心裏,嚼咀一天兩天,後來便猜測出大約的意思。
有些話,那是沒法猜測的。
如書中所述,古今之情,風月之債,書中主人翁賈寶玉也沒鬧明白,要試著去領略一番,石凡更是雲裏霧裏,心裏麵一片懵懂。
石凡很不情願,回家去叫姑姑。
要知道,老師說叫家長,那都是頑劣之極的熊孩子,作出同學和老師不能忍受的事,或者態度惡劣、影響極壞,不叫家長,不足以讓熊孩子認識到自己身上的錯誤。
石凡不是熊孩子。
石凡想把心思坦承於歐陽若。
因為歐陽若聰明,她一定會有好主意。
石凡卻不好意思去找歐陽若,剛才還把歐陽若與破書中的兼美可卿聯想在一起,還把那隻能意會不能口傳的二字往歐陽若身上塗抹,那是褻瀆了心中的聖潔。
石凡想到了寫紙條……
別的男孩可以給歐陽若傳遞紙條,我為什麼不可以?
石凡從寫話本上撕下一頁,在上麵寫了如下的文字:
歐陽班長:王老師讓我叫姑姑來學校,我好害怕。好象是因為課堂上,我無意說出警幻仙姑那句話……
你可以幫我想想辦法嗎?
落款寫什麼?
石凡腦中靈光一閃,也如沈林那般,留下了知名不具四個大字。
17
紙條寫好後,傳遞又成了問題。
同學之間傳遞紙條,很正常。但當男同學向女同學傳遞紙條時,傳遞的同學便會好奇地打開紙條看一下。
有同學冒冒失失,把想和某人好的話也寫到紙條中傳遞,在班上鬧出了笑話。
後來,班上有人耍小聰明,把寫好的紙條折成飛機,把紙飛機放飛過去。
紙飛機有時放飛不準,這難不倒同學們聰明的小腦瓜,有同學發現,在紙飛機的中間夾一枚一分的硬幣,紙飛機便飛得又穩又準。
許多同學,身上一分硬幣也沒有。
這些同學便練就了超常的擔量,在課間時候,趁著教室裏一片混亂,把紙條折成蝴蝶結,快速跑過那個同學座位的同時,把紙條放於桌上……
石凡也想這樣傳遞紙條,想了半天,石凡搖搖頭。
要知道,那人是歐陽若,全班同學關注的對象。
你能作到悄無聲息地把紙條傳遞給歐陽若嗎?
那樣傳遞紙條,別人會認為有什麼讓人臉紅的話,隱於紙條之中……
石凡再一次讀了紙條上的文字,認為不會被同學們挑字眼。
同學們的眼睛可尖了,一個字會咀嚼半天,硬生生地分析出隱藏的意思,比說文解字都解說得明白。
現在都知道漢字的通假,字麵看是這個意思,通假過去,卻又另有隱情。
反複讀後,石凡認為,紙條上的落款有一點問題……
18
石凡把紙條折疊了,悄悄遞給後排座位的趙茜。
這時,何老師叫石凡站起來。
石凡臉頰通紅,以為老師發現了自己傳遞紙條一事。
何老師向石凡提問:一所學校,男學生與女學生的比例是4:5,女學生人數比男學生多百分之幾?
石凡腦子還在紙條上打轉,乍一聽到這個題目,懵了。
何老師叫石凡坐下。
石凡坐下前,回頭張望了一下,那是瞧紙條傳到哪兒了。
什麼也沒有看見,身後的趙茜沒露半分痕跡。
趙茜傳到她身後的李羽、李羽橫傳給劉詩語、劉詩語傳到歐陽若手中了嗎?
石凡掛懷於心,有些坐立不安起來。
何老師又讓劉詩語來解答這道算術題,劉詩語起立後,問何老師總人數是多少,是不是少了一個條件?
何老師心想,到底是學文科的料,開放式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