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說,襄陽之戰三十八年之久,分三個階段,但是此次剪輯的是最後的六年的襄陽之戰。”

“當時襄陽守將為呂文德和呂文煥兄弟兩個,主將為呂文德,也是一個有軍事才能的將領,能力還算過得去,他能做上襄陽守將全靠討好當時的權臣賈似道,對待手下很是苛刻。”

“就連當時南宋最強橫的水軍統帥劉整,都被逼得投降了忽必烈,這樣忽必烈就有了和南宋水上抗衡的優勢。”

劉整是孟拱的手下,而孟珙是南宋最後的一位軍事家,統帥了,孟珙所統領的部隊是當時南宋最有戰鬥力的軍隊,他與蒙古大軍三戰三捷,最終如嶽飛那樣收複了襄陽和樊城。

孟珙雖然收複了襄陽,但由於蒙古人對襄陽城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此時的襄陽城已經成為易攻難守之地,所以孟珙不得不棄守了襄陽。

這是一次短暫的失守,後來又收複了,主將就是呂文德兄弟。

“襄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忽必烈也知道,在劉整投降後,忽必烈的襄陽之戰的計劃就來了,籌備已久的滅宋之戰首戰,襄陽之戰開始了。”

在得知襄陽被圍後,南宋急忙下令四川和兩淮的援軍增援襄陽。

呂文德,幾次主動出擊,力圖打破蒙軍的包圍,但是都沒有成功。

1269年3月,兩淮都統張世傑率軍援救襄陽,與蒙古水軍在襄陽東南的漢江上進行了一場大戰,張世傑不敵投降蒙軍的劉整,被迫退回。

隨後趕到的四川安撫製置使夏貴,則利用春季漢水暴漲,以戰船將糧衣等物資送入襄陽城內。

同年6月,荊鄂都統唐永堅,自襄陽城殺出,結果兵敗被俘投降。

7月,夏貴率5萬援軍、3千艘戰船,再度增援襄陽,卻遭沿江堡壘的蒙軍猛烈阻擊而增援未果。

至此,南宋5年8次15萬大軍救援襄陽失敗。

後來呂文德病故,元軍乘機攻陷樊城,失去掎角之勢的襄陽再無所恃,最終守將呂文煥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又被當時最先進的攻城利器投石機擊毀城牆的情況下,於1273年的二月率部投降,襄陽戰役以失陷而告終。

南宋、蒙古雙方集中了當時世界上最精銳的軍隊,動用了當時的一切先進武器,雙方死傷人數超過40萬人,襄陽之戰,蒙古突破了南宋的戰略防禦體係,為南下滅宋打開了通道,加快了南宋的滅亡。

如果說襄陽之戰是一個奇跡,時間長達三十八之久,那麼釣魚城之戰,那就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改變了世界的命運,一座小城,為何改變了世界了,請看釣魚城之戰。

天空中,視頻畫麵出來了。

崇山峻嶺,陡崖懸壁,江河流淌,猿猴倒掛。

壯麗山河化為背景,一首詩躍然入目。

“嘉陵江水過合川,中原鐵騎到此愁,采石磯前鞭折斷,釣魚城下塚獨留,大漠蒼山弓欲挽,世代北馬望南洲,莫歎此生河難渡,南國處處南國處處剩白頭!”

整整二十年時間,曾經守城的精壯漢子,也已經白發蒼蒼,垂垂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