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國也被邀請,但沒有參加。
管仲為了提高齊國的威望,就出兵把遂國消滅。
魯國本來比較強大,但因接連被齊國打敗,又看到諸侯國都服從齊國,不服從齊國的遂、譚兩國又被消滅,所以也屈服了齊國。
齊桓公六年,魯、宋、陳、蔡、衛都先後屈服齊國,譚、遂兩國早已消滅,隻有鄭國還在內亂。
管仲因此建議齊桓公出麵調解鄭國內亂,以此來提高齊國的地位,加速實現做霸主的目的。
齊桓公七年,管仲又讓齊桓公以自己名義召集宋、陳、衛、鄭又在鄄會盟。從此齊桓公成為公認的霸主。
齊桓公二十四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舉兵救燕,管仲隨軍討伐山戎救援燕國,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師。
齊桓公二十六年,當時西北方的狄人也起兵進攻中原,齊國平定了這些動亂。
而且在之後的日子齊國與楚國結盟。
齊桓公三十五年,周惠王去世。
齊桓公會同各諸侯國擁立太子鄭為天子,這就是周襄王。
周襄王即位後,命宰孔賜齊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以表彰其功。
齊桓公召集各路諸侯大會於葵丘,舉行受賜典禮。
受賜典禮上,又重申盟好,訂立了新盟。
在這次會盟之上設定了五條條款,條款分明是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經驗總結。
周襄王派大臣與會並送重禮,說明周襄王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會上齊桓公儼然代周天子號令諸侯,標誌著齊桓公霸業達致顛峰。
齊桓公三十九年,周襄王的弟弟叔帶勾結戎人進攻京城,王室內亂,十分危機。
齊桓公派管仲幫助襄王平息內亂,管仲完成得很好,獲得周王讚賞。
至此,齊國成為了真正的天下第一霸。
到了如今,天下已經無人可以無視齊桓公的命令。
縱觀自己的一生,齊桓公覺得管仲的作用無可替代。
而眼前的也證明了他的想法是正確的。
……
一個戰國世界。
公元前302年。
孟老夫子今年七十二歲,距離他回到父母之邦已經有十年了。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他已經垂垂老矣。
近三十年的遊說諸侯,還有近十年的沉澱,使他明白他的仁政思想在現實是不可能被接受的,這個理想的實現隻有寄希望於來者。
在諸天視頻看到管仲出現在十大名相之中時他是有些差異的。
當然,他對前麵有些人也有些異議。
隻是那些人他都不熟悉,不了解全貌無法評價。
不過對於管仲他卻是十分熟悉。
管仲是春秋時期的諸子之一,被稱為管子,是當時叱吒風雲、相齊獨霸天下的顯要人物。
當年孟老夫子的弟子公孫醜還詢問過他。
看著眼前的畫麵,他回憶起了那一天。
公孫醜問他道:如果您在齊國掌權,管仲、晏子那樣的功業,能再次建立起來嗎?
當時的孟老夫子認為公孫醜果然是個齊國人,隻知道管仲、晏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