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舊的法華寺的正殿中,斑駁的金身倒映月華,星星點點。
簡陋的祭台搭起,通體赤金色,上麵鐫刻有佛門的經文,不動禪心,仿佛光華流轉不定。
山風吹過,呼呼作響,隱隱之間,有一股蕭瑟的氣息,上千年不散。
祭台下,董馨兒發髻高高挽起,鵝黃色的裙角蕩起,身上的法衣蕩開,幽幽深深的光華氤氳。
此時,方子若卻沒有心情欣賞身旁的妙人兒,他圍著祭台走了一圈又一圈,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看了數遍,方才露出滿意的笑容。
“可以開始了。“
方子若深吸一口氣,他從懷中取出一暗金色的珠子狀物品,小心翼翼的放在祭台的正中央。
珠子半個拳頭大小,黯淡無光,上麵還有道道清晰的裂痕,仿佛下一刻就會裂成一堆碎片。不過,若是有人細看,就會發現,整個珠子散發出淡淡的蓮香,沁人心腑,聞一聞,心神皆寧。
“居然是舍利子,真是有趣了。”
早早就潛回來的景幼南看到祭台中央的珠子時候,目光就是一縮。
舍利子是佛門的高僧坐化後,佛理禪性凝聚而成,無論是用來煉製佛寶,還是靜心凝神,都是難得的寶貝。更有高僧將自己的佛教法門打入舍利子中,就更了不得了。
正因為如此,舍利子可謂是價值連城,難得一見。
現在兩人居然把這種寶貝都拿了出來,看來是所謀不小。
景幼南暗暗運轉三元胎息訣,氣息若有若無,整個人融入到夜色中,沒有半點痕跡。
“子若哥,隻差最後一步了。”
董馨兒自然不知道景幼南去而複返,她美目死死盯著祭台上發出微微光芒的舍利子,激動地俏臉通紅。
真是沒有想到,事情進行的如此順利。
現在,離那令人瘋狂的寶藏隻有一步之遙,饒是董馨兒自詡沉穩,呼吸也變得粗重起來。
“馨兒,你護我左右,我要施法。”
方子若整了整頭上的書生巾,運用儒家靜心之法摒棄雜念,整個人如同一杆如椽大筆,方方正正,邪魔退避。
“三生蓮華經,不動根本禪,大自在,大光明,大超脫。”
方子若口中高聲吟唱出玄妙晦澀的經文,長袖一抖,半頁佛經飛出,穩穩地落在祭台之上。
佛經隻有半截,枯黃色,一看就知道經曆了無數的歲月。上麵的經文雖然隻有蠅頭大小,但個個神完氣足,大有來曆。
仿佛感受到周圍舍利的氣息,半截經文突然綻放出無邊的光芒,一個個符文飛出,懸掛在半空中,光明大作。
一尊佛陀的虛影出現在祭台上空,梵音佛唱,響徹虛空。
佛陀通體赤金色,三頭六麵,或是威嚴,或是忿怒,或是大笑,或是慈悲,或是疾苦,或是沉默,每一個麵孔都各有不同,自有佛理。
與此同時,舍利子飛起,懸掛在佛陀的上空,垂下條條如瓔珞般的金絲細線,金燦燦,亮晶晶,光輝耀眼。
“家中典籍記載的的是正確的,居然真的引出了不動明王的虛影。”
董馨兒激動地心咚咚直跳,像個小女孩般捏著裙角,水汪汪的大眼睛中滿是喜悅。
“不錯,我們兩家人都當那個傳言是笑話,如果讓他們見到這一幕,還不得後悔死。”
方子若再也沉穩不下來,拳頭捏的咯咯響。
為了這一幕,他忍受了不知道多少暗地裏的嘲笑和譏諷,現在終於苦盡甘來來了。
“是不動明王的虛影,難道那頁經書是記載不動明王的經文?”
角落中,景幼南望著空中綻放出無邊光明的佛陀虛影,若有所思。
不動明王,又被稱為根本不動明王菩薩,是佛門的典籍中一尊相當強大的明王。據說,這尊明王的實力已經不下於普通的佛陀,隻是曾經發下大宏願,護佑佛門,才一直成就明王身。
記載不動明王的佛門典籍浩若煙海,但能夠引動出其虛影的典籍,則是少之又少,肯定是觸及到這尊明王的根本之意。
“或許,經文與舍利之間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聯係。”
景幼南將目光投向垂下絲絲縷縷金光的舍利子,上麵早已經布滿了密密麻麻的佛門符文,大變了樣子。
就在景幼南浮想聯翩的時候,大殿之中又有了新的變化。
舍利子砰地一聲炸開,化為金色花雨,繽紛落下。不動明王的虛影頓時凝實了幾分,六張麵孔宛如活過來一般,一股難以想象的威嚴降臨寺廟,深沉如海。
不動明王雙目射出兩道金色光柱,裏麵無數的佛門符文在其中沉浮上下,演繹種種不可思議的佛門禪理經文,有大光明,大自在,大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