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的死亡確實讓蒙古諸王一時間心懷不軌,但是說到底真正的蒙古大汗汗位的有力競爭隻有兩個人,一個是阿裏不哥,一個是忽必烈。忽必烈在汗位的爭奪的一開始其實是屬於非常不利的形式裏的,因為忽必烈主張的是重用漢人,親近漢文化。這種舉措我我們後世看來對國家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當時遭到了幾乎所有蒙古諸王的強烈反對,但是幸好蒙哥比較信任忽必烈,讓他管理著中原的廣大領土。所有漢人的支持就是忽必烈的最大的依仗了
但是蒙古帝國還是蒙古人說了算,蒙古裏的大大小小的王,很多都支持崇尚蒙古文化的阿裏不哥,就連之前蒙哥率領進攻四川的那一支非常非常精銳的部隊,也倒向了阿裏不哥的這一邊,所以阿裏不哥不僅僅掌握著非常強勢的軍隊,還獲得了草原西方廣大蒙古王侯的支持,所以他也有足夠的本錢和漢人支持的忽必烈曠日持久的戰鬥下去。
如果內戰真的這樣進行,南宋王朝不是沒有機會,但是畏兀兒人廉希憲出現了。廉希憲這個人的聰明程度絲毫不亞於張良,荀彧等人,智謀上能治國,下能治人,非常厲害。這個人不是漢人,是一個西域人,但是這個人比漢人還要了解漢文化,就應了那句話,最怕的就是敵人比你自己還了解你。
廉希憲很小的時候就長的很好很帥,十九歲的時候就受到了忽必烈的賞識,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幕僚,不僅如此,廉希憲的能文能武,有一次他在眾人麵前射箭,射了三發,三發全部命中,別人都誇他是文武全才。在蒙古大汗蒙哥死亡後,忽必烈被南宋的軍隊糾纏住,而遠在草原西麵的阿裏不哥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戰爭了,所以忽必烈就派廉希憲先回到草原,希望能勸說草原東部的諸王支持忽必烈,東部聯盟的領袖是塔察爾,這個任務是非常非常艱難的,東部聯盟的勢力從草原一直到現在的遼寧,對於中原的忽必烈來說,就像一把利刃插入了自己的心髒。
所以能不能得到塔察爾的支持至關重要,但是東部聯盟的草原諸王一直不喜歡漢文化,所以他們隻是領土更接近忽必烈,至於支持,還真不一點怎麼選,尤其是現在忽必烈的大軍還在於南宋糾纏,一旦東部聯盟選擇支持阿裏不哥,那情況將非常的惡劣。廉希憲來到塔察爾的地盤後,塔察爾就請廉希憲吃飯,這頓飯一個吃不好就可能是鴻門宴,但是廉希憲毫不遲疑的赴宴,宴會上的廉希憲隻說了一句就讓塔察爾轉而投靠了忽必烈,廉希憲說“大王是東部的霸主,如果你勸忽必烈登基稱帝,誰敢不聽?那時候你就是從龍之臣啊,榮華富貴世世代代享用不盡”。塔察爾被說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