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廉希憲不僅幫助了忽必烈在內戰中獲勝,還依靠著自己對漢文化的了解,把中原地區治理都非常好,所以忽必烈的大軍裏都能看到很多漢人的麵孔,但是後期的廉希憲因為功績太高了,又是絕頂聰明的一個人,慢慢的讓忽必烈產生了猜忌,所以晚年的廉希憲一直處於政治權利的邊緣,是在令人惋惜。
二妮兒想到這裏就非常的心動,她現在除了缺錢之外最缺的就是人才,這可是人才中的人才,雖然她現在所處的是平行時空,和南宋非常的相像,但是畢竟是平行時空,不同的地方也很多,如果她能夠找到廉希憲就好了,也不知道在這個時空到底又沒有這個人?
現在的情況就是就相當於南宋與金對峙的局麵相似。金之間後又進行了幾次戰爭,金始終不能滅亡南宋,雙方處於均衡狀態。
其實北方各地人民抗金義軍十分活躍,著名的有太行山的八字軍等。八字軍是在南宋軍民抗金戰爭中由河北招撫司都統製王彥率領的一支部隊,因麵刺“赤心報國,誓殺金賊“而得名。
八字軍最初是太行山區的義軍,後編入官軍序列,於河南、川陝等地抗擊金軍,戰功卓著。
北宋滅亡後,在金軍占領地區,義軍紛起抗擊金兵。建炎元年九月,王彥率嶽飛等十一將7000人北渡黃河,收複新鄉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後,遭數萬金軍圍攻,因寡不敵眾,率部眾突圍至現在的今河南輝縣,聯合太行山區兩河的義軍,堅持抗金。
所有將士麵刺“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以示決心,故稱“八字軍”。
未幾,兩河忠義民兵首領傅選、孟德、劉澤、焦文通等亦率所部19寨10餘萬人來附,屢挫金軍鋒銳,聲勢大振。二年,王彥欲率八字軍北取太原,因宋廷向金乞和,不準出兵,王彥及八字軍精銳萬餘人被召之護衛東京。三年,八字軍配合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與金軍轉戰川陝,屢獲勝捷。1131年,在平討南宋叛軍及偽齊軍作戰中,八字軍破桑仲、敗李忠、擒郭振,收複今甘肅天水等地。三年二月,金軍攻陝西石泉西,王彥率八字軍配合吳玠扼守要隘。
金軍人披重甲,強行登山,八字軍居高臨下,憑借險要地勢,頑強守衛6晝夜,重創金軍。旋乘金軍北撤,收複治西城,今陝西安康。八字軍起於義軍,後轉隸為官軍,多次擊敗金軍,是南宋初期功績卓著的一支抗金義軍。
另外一個抗金英雄就是南宋抗金將領嶽飛,率領宋軍給金軍以重大打擊。嶽飛的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被稱為“嶽家軍”,是當時抗金力量的中堅。1140年,嶽飛率軍在郾城迎擊金軍主力,取得大捷。
這個時候,嶽飛因為是抗金名將,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同時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同時他還希望迎回被金朝俘虜的皇帝。
所以就遭到了宋高宗和宰相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嶽飛。
在宋和金的戰鬥中也在互相消耗著國力,在1141年,和議雙方:南宋與金;規定疆界: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以北的土地歸金朝統治,南宋皇帝向金稱臣;每年向金輸納歲幣。當時,宋高宗的年號為紹興,史稱“紹興和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