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是嶽飛手下的毛毛兵,孟珙卻能和嶽武穆並肩而立,他不禁想起父親常常說的話:挺直幹,不要慫!
於是,孟珙派人去鄧州燒了蒙軍的木頭,又派人去蔡州燒了蒙軍的糧草,然後才帶著人馬前往四川視察。
沒船又沒糧,還賴著不走等過年啊!
四川主將和二把手鬧別扭,兩人天天寫奏章抨擊對方。
孟珙掄起蒲扇大的巴掌,說道:國事如此,合智並謀,猶懼弗克,而兩司方勇於私鬥,豈不愧廉、藺之風乎?
接下來,孟珙幹出一係列打仗以外的事情。
設立賞罰規定,考核各部官吏業績。大力治水屯田,分地發糧安置流民。統計戰死人員,建閔忠祠年年祭拜。創辦書院武堂,收容各地流亡士人。
珙厘蜀政之弊,為條班諸郡縣,曰差除計蜀,曰功賞不明,曰減克軍糧,曰官吏貪黷,曰上下欺罔。
當然,孟珙對打仗老本行也沒有絲毫懈怠。
召集淮地三百武人,組建寧武軍。招降回鶻兩百壯士,設立飛鶻軍。靖州賽良造反,打到就地飛升。淮東遭受兵禍,派兒子去平叛。
1242年,蒙古大軍進攻三川,孟珙命令各地將官死守工作崗位。
梁棟以城中缺糧為由,從開州一路小跑溜進夔州。孟珙逮住之後手起刀落,嚴厲打擊棄城逃跑的歪風邪氣。
蒙古發生內亂而撤兵,孟珙升為檢校少保、進封漢東郡公。
孟珙一點也開心不起來,因為襄陽地區形勢嚴峻。朝廷送不來足額的錢糧和兵馬,還喜歡躺在炕上瞎指揮。
樞密院命令五千人駐守安豐,孟珙服從了。又要分派三千人駐紮齊安,孟珙發飆了。
隔一水耳,須兵即度,何必預遣?先一日則有一日之費,無益有損,萬一上遊有警,我軍已疲,非計之得也。
餘玠去四川上任,順道拜訪孟珙。老孟知道當地缺糧又缺兵,硬是擠出六千人馬和十萬石糧食送給他。
孟珙開始抱怨:朝廷未之思耳,彼若以兵綴我,上下流急,將若之何?珙往則彼搗吾虛,不往則誰實扞患。
這一場場硬仗,真是越來越難打了。
1246年,蒙古的河南地區負責人聯係孟珙,直截了當表明自己想投降。
孟珙:你這簡曆不好看啊!範用吉: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孟珙:你是金人,金國亡後投降大宋。範用吉:生在金國,但心係大宋。孟珙:身為南宋守將,為何又投降蒙古?範用吉:水土不服,吃不慣大米飯啊。孟珙:那為何又想重回大宋?範用吉:還是你們這裏好撈錢啊。孟珙:你憑什麼?範用吉:就憑這一車的機密文件!
孟珙統帥南宋三分之二的邊關防線,深知各大戰區的軍需物資短缺,範用吉的投降可以帶來拳拳到肉的反攻。
為規避吃完被甩的投降風險,老範想要皇帝蓋章的保證書。
孟珙覺得這不算事,踏破鐵鞋也搞不來的軍事情報,如今不費功夫就能弄到手,二傻子都知道點頭同意。
但是,宋理宗拒絕的很幹脆。
這也間接的證明了這這家夥比二傻子還要二傻子。二妮兒想到這裏,心裏又開始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