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看熱鬧的一幹人,當翻到後麵對方的大量四書五經書籍印本,都是吃驚無比。
因為最外麵的三錢一本,他們可以理解,因為一本書也才一千字而已。
然而後麵的幾個書架子,擺放的是著名的四書五經,每一本書的價格也才十五錢啊。
最主要的每一本書的字體都是一模一樣,仿佛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可是十五錢真能買到一本詩經嗎?
另價格低廉的讓人難以置信,估計筆墨紙硯所消耗的成本都值三四錢了,不算請人抄撰的成本。
也難怪剛開張,書店立即是被百姓們圍得水泄不通。
“掌櫃的,我要買一本詩經。”
“論語,有沒有論語,我買一本回去給我孩子讀一讀,以後說不準也能出個狀元。”
“哇,那麼厚的一本書真的才十五錢。”
結賬後,看到厚厚的一本論語,果真花了十五錢買到了。
如果是請人抄撰,沒有七八十錢沒法抄出來。所以寒門子弟們都是借書回家,自己抄撰。
一些考不上功名的讀書人,除了教書以外,很多都是給人寫信,或者是抄書過日子,抄書已經發展成一個熱門的行業。
現在看到書店開張,擺出那麼多書,他們很好奇究竟是請了多少讀書人來抄撰。
於是,當見識到大唐書店裏麵書籍後,大唐書店徹底火了,無數人搶著購買店裏的書籍。包括千字文,包括四書五經,包括九章算術!
即便是摸不著頭腦的一些書籍,也一本沒有給剩下,全被賣光了。
有甚者,不在乎幾十文錢的價格,直接一口氣購買幾十本,仿佛要搬光藏書閣的書庫。
然而他們發現,書店源源不斷從後麵搬了出來,存貨很是充分,根本不能動搖分毫。
有好事者在門外數了數大唐書店一共賣出的書籍,一天下來至少賣了幾千本,讓他們感覺不可思議。
就算請幾百個抄書先生,也不能一天抄十幾本書吧。
幾千本書籍的藏量,按照一個抄書先生一天能抄兩本來看,除非是請幾千個書生來抄書。
很多的二手販子,打算購買一大批,等藏書閣沒書了,再轉手以雙倍的價格賣出去,一來一去賺個兩倍不是香嗎。
可是第二天,藏書閣繼續開業。
大量的書籍,重新擺在櫃台。和昨天一模一樣的書籍,甚至是一樣的數量。
本來想看藏書閣笑話的一些二手販子,笑容頓時凝固在了臉上。
無論如何,怎麼也不敢相信藏書閣會拿出那麼多書籍賠本賣給百姓們。
了解內情的一些世家子弟們,都是臉色發白,將情況彙報給了自己家中。
短短的幾天,賣出了數萬本書籍!!
大唐朱雀街的藏書閣的大名,從門門果實向外傳播,短時間內傳播到了大江南北。
寒門士子們的情緒醞釀已久,終於是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很多人長期以來被士族子弟們壓在頭上的陰霾一掃而空。
便宜而且藏書豐富的大唐藏書閣,是李二照搬了皇家藏書閣印製出來,藏書量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