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柏樹(1 / 2)

小吏拖著咣當當的小板車,把寧維則申請的筆墨紙硯和顏料拉到了吉字房門口,抬起袖子抹了把額頭上根本不存在的汗水。

聽見小板車的聲音,寧維則堅持著把手上的這一個格子雕完後,方才抬起了頭,對著小吏感激地笑了笑。

一邊笑,寧維則一邊從桌案的後邊繞了出去,主動去接小板車上的東西,嘴上也沒閑著,故作誇張道:“真是謝謝您了,這可是幫了我的大忙!”

這小吏本就是個心軟的,不然也不會去幫寧維則申請東西。這會兒看著寧維則的態度這麼好,小吏擦汗的動作倒是有些尷尬,更是主動給寧維則搭了把手。看著桌案上還沒雕完的木頭把空間擠占得滿滿當當,小吏左右打量了一圈,便把東西都移到了吉字號房門邊堆放木料的空地上。

“寧姑娘,東西就都在這裏,我這就去巡視了。”小吏拉了小車,咣當著剛走了兩步,又偏了偏頭對著寧維則:“祝你今天也有好成績!”

寧維則拱拱手,滿臉堆笑:“謝謝大哥,借您吉言了!”

此時日過晌午,還有兩塊格子要雕花,屏心也還沒開始弄。

寧維則歎了口氣,任務艱巨,道阻且長啊……

也顧不上吃飯,寧維則匆匆端起水碗灌了兩口清水,潤潤發幹到有點澀痛的喉嚨後,就繼續拿起了刻刀。

待到把所有的雕花都處理完,底座的輪廓也打磨了一遍時,剛好趕上報時小吏漫不經心地敲著鑼經過:“當~當~當~申初~”

寧維則緊緊地抿著雙唇,迅速地把桌案上的邊角廢料清掃下去,又把硯屏穩穩當當地挪到了桌案靠牆那邊不礙事的地方。

還有一個時辰考核就要結束了,還來得及。寧維則手上的動作不停,還不忘給自己寬心。

鋪紙、研墨,閉目定神。

三息之後,寧維則睜開雙眼,濃烈的自信滿溢在瞳仁深處。

一張柏樹圖而已,一個時辰,足夠了!

她先取了一支硬毫鬥筆,蘸深墨,勾勒出主體的枝幹。那支鬥筆的正鋒和側鋒不停地轉換著,應對自如,竟是用了邊勾邊皴的畫法。枝幹的形態一出,就立刻改用枯澀的飛白散鋒從上而下掃繪紋理。再之後,她才順勢把樹節和頂部正麵卷曲的枝幹細節描摹了出來。

毛筆一收,寧維則輕輕地吹了吹紙麵。掃筆的墨本就不重,很快墨汁就幹燥起來。等到掃筆幹透,她又用濃淡各宜的灰墨和淡赭墨渲染起來。隻見幾株樹幹頓時有了遠近虛實的區分。有的著色,有的空出,正是合了中國畫的留白理念。

有枝,就要有葉。

寧維則又換了圓渾的禿筆,先淡後濃,用點戳的筆法畫起葉子來。隻見她的手腕一轉,便點出了一個圓點。點的排列並不規律,有聚有散,高低錯落,三五成行。

用點筆時,寧維則下筆可謂是慎之又慎,每一點都是穩中再求快。柏葉宜圓不宜尖,太快容易變形。這個主要特征,寧維則必須要抓準。

中國畫裏有一句行話,叫做淡墨講韻,濃墨取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近處的物體宜濃宜實,而遠處的物體宜淡宜虛,這樣才能顯出畫作的神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