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察覺到了飯菜和熏香裏的不妥,接下來的日子,倒是再也沒有出現這些事情,等過了正月十五,這個年就算過完了,葉千梔又恢複到了每天學習學習的日子中。
葉千梔是個聰明人,學起這些東西不慢,隻是需要用體力的地方她就比較遲緩一些,不過教她的師傅倒是不意外,畢竟葉千梔從小就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甚至她認識的大字還沒有多少個,從一個目不識丁的地攤小哥到現在她已經能翻閱兵書,還能說出一些獨特的見解,進步可謂是神速!
幾個師傅對於她的表現那是讚不絕口,葉千梔被人一誇,恨不得把事情做得更好。
也就更用功了。
冬去春來,眨眼間大地就褪去了冬日裏厚厚的冬裝,換上了新衣。
葉千梔也脫下了薄薄的襖子,換上了春衫。
春天是萬物複蘇的季節,也是百姓們最期待的季節,不是有句俗語: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天大家都忙忙碌碌了起來,葉千梔也沒有閑著,她跟蕭繡妃成親了以後,就沒有辦法拋頭露麵去做生意了,不過她也不可能就靠著蕭繡妃養著她啊!
如果隻是她一個人,葉千梔或許會厚著臉皮靠蕭繡妃養,可她不是她自己一個人,還有明叔和明嬸,為了讓明叔和明嬸日子過得愜意,葉千梔自然是要想辦法賺錢。
擺攤子她是不考慮了,她現在可是駙馬爺,要還是跟以前一樣去街邊擺攤子,丟的可是蕭繡妃的臉,這種事情葉千梔自然不會幹。
不給自己的合作夥伴找麻煩那是基本原則。
想要快速賺到銀錢,最好的辦法就是繼續做生意,她現在身份不一樣了,小成本的生意她拿不出手,想了挺久,葉千梔都沒有想好究竟要怎麼搞錢。
或許是老天爺看到了她的難處,直接把銀錢送到她手上來了。
這不,有人嚐過她賣的灌湯包,知道她不會再出去外麵擺攤子,就找上門來,人家不是來買灌湯包,而是來買灌湯包的方子。
對葉千梔來說,賣一個方子不算什麼,她不賣灌湯包,還能賣別的抱,比如:蟹黃包、叉燒包、小籠包、奶黃包、豆沙包、韓包子。
灌湯包的方子對於別人來說,那是千金難求的好東西,可對於葉千梔來說,隻要她想,分分鍾她就能做出好幾種不同的包子。
所以當縣城第二大酒樓的人找上門來時,葉千梔略微思索了一下,就同意了。
灌湯包可不是有了方子就能按照方子做出來的,灌湯包的餡料太過於講究,需要經過的工序太多,葉千梔讓他們準備好需要用的食材,打算等合同簽訂好了以後,就當場教他們。
對方以一千六百兩銀子買了葉千梔的方子,雙方約定,從今天開始,葉千梔就不能再賣這個吃食了,如果她違反了,就得給對方十倍賠償。
她自己都不能再做這個買賣了,更別說把這個方子賣給別人了,那也是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