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木塔就並不是最為基礎的四邊形平麵圖,它所擁有的平麵圖是一個非常標準的正八邊形。八邊形的建築物,可想而知普通的歇山頂、硬山頂什麼的是根本沒有辦法放上去的,因此,這樣的建築物所擁有的屋頂隻可能會是攢尖頂。
木塔所擁有的明層與暗層,如同均勻製作的夾心餅幹,一三五七九為明,二四六八為暗,而這些個樓層又進行了非常有效的空間劃分,保證了在整座木塔當中,擺放下了總共五層非常高大的佛像。
從建築物的外側進行計算,整座塔總共擁有五個樓層,但是前麵也已經說過了,這座塔總共擁有六層屋簷,於是,既然建築物的頂樓沒有進行重簷,那麼,就隻能夠讓它的一樓擁有兩層屋簷了。
許許多多的建築物之所以會非常喜歡在一樓建築物的外側修建一整圈環繞住建築物的圍廊,一方麵原因是因為這樣子方便行人行走,另外一方麵原因則是因為這種做法更加有利於保護牆基。
古時候是沒有鋼筋混凝土的,就算中國擁有了燒磚的技術,木材料依舊還是怕水的。
當然,這裏其實有必要進行一個說明,木材料真正害怕的並不是水,而是幹濕幹濕的交替環境。
意大利的威尼斯,其名享譽全球,這樣一座修建在水上的城市在當年建造的時候並不擁有鋼筋混凝土,所以,它能夠依靠什麼東西打地基呢?當然還是最為傳統的建築材料。
假如把木材完全浸泡在水中,泡進去了就不拿出來,不讓它被吹幹然後再次弄潮,這種一直被水泡著的做法,其實是能夠讓這樣的木料輕輕鬆鬆撐過好幾百年時間的。完全不讓木材料著水,讓它一直呆在幹燥的環境當中,那麼這樣的木材料也是能夠撐過好幾百年的。
木材料最為害怕的,就是一會兒幹一會兒濕、一會兒幹一會兒濕。這種不停在兩種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做法,會大大縮短木材料的壽命,所以,對於中國的木結構建築物而言,防水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不管是使用桐油還是生漆,將這些非常天然的材料塗抹在木質原材料表麵,確實都是能夠對木料起到保護作用的。但是,光是擁有這樣的保護外殼還不夠,更好的做法就是直接避免它們沾水。
柱子作為整座建築物的承重部分,能夠在一樓被人找到的柱子,基本上都是一直延伸到建築物的頂樓的。這樣的柱子假如腐朽了,那麼整座建築物就非常有可能垮塌,因此,在柱子上麵加上一個屋頂,盡一切可能避免日曬雨淋的狀態,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樓建築物的外麵加一個能夠讓人環形一整圈的圍廊,這麼做不僅從交通角度方便了行人的往來,與此同時還能夠用出挑的屋簷,遮擋烈日與暴雨。這樣一來,建築物所擁有的柱子以及牆基,就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
應縣木塔在這一點上采用了同樣的做法。環繞在建築物牆體外麵的,是一個沿著正八邊形的走勢建造而成的圍廊。為了能夠更好的遮風擋雨,木塔一樓所擁有的第一層屋簷,肯定是直接覆蓋了圍廊所在的麵積的。
上麵的樓層沒有進行外圍廊的建造,因此如果不做點什麼,就會導致一樓所擁有的這一層屋簷與樓上的屋簷在尺寸上格格不入,於是,木塔一樓幹脆就進行了重簷處理,讓它擁有了第二層屋簷。
第二層屋簷從尺寸上來看要比第一層縮小了一圈,由於這種向內的收縮,樓上的屋簷瞬間就和這第二層屋簷擁有了比較和諧自然的搭配尺寸,於是乎,整座建築物的顏值也就等於擁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