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荒唐至極(1 / 3)

蕭君集略顯羞澀地笑了下,暗搓搓地伸出手指輕輕勾住了裴儀的小拇指,黏黏糊糊地道:“我的反正都是你的。三郎你要是覺得我做得好,全都拿去好了。”

裴儀心尖一顫,下意識要把手指抽出來,但蕭君集卻牢牢勾著她,目光越發黏黏糊糊的。裴儀不禁有些無奈地道:“鬆手。”

蕭君集一臉委屈地對著她搖搖頭。

裴儀鬱悶了,心說:你抓著我不放,你還委屈上了?

蕭君集站在她麵前,眼巴巴地瞅著她,小聲小氣地道:“三郎對荀郎君可寬容得多呢,他要碰你的手,你都不帶躲一下的。”

裴儀大為冤枉,微微瞪著眼睛道:“我哪兒有?”

蕭君集輕輕哼了一聲,酸不拉幾地道:“你剛剛專門留荀歡下來說話。你可沒有專門留我說過話。”

裴儀仔細回想了一下,可惜記憶還是有些模糊了。

她隻能不甚確定地道:“我好像專門留過你的吧?”

當然有咯。

蕭君集記得可清楚呢,那次皇子逼宮事件後,三郎專門留他下來,問他今後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三郎可關心他了~

可惜——三郎這份關心就跟陽光一樣,到處普照大地。

今個兒普照他,明兒就普照到七殺,改明兒又普照霍淵,心情好了又普照赫連臨玉,再過幾天,這陽光又普照到荀歡身上去了。

哼,總之,三郎這道陽光到處普照眾生!

蕭君集心裏酸溜溜的,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才沒有呢。三郎你就從來沒把我放在心上過,又怎麼可能專門留我下來說話?向來都是我自己覥著臉主動留下來找你說話的。”

這醋勁兒實在是太大了。

裴儀都隱隱覺得屋子裏到處都彌漫著醋味兒了。

哎……

裴儀心裏直歎氣。

她就搞不懂了,這蕭君集和荀歡兩個男人怎麼都這麼能吃醋啊?

兩個男人一個賽一個心眼小,還一個比一個能拈酸吃醋。

關鍵是,吃醋的人幾乎都不講道理的,什麼事情都能歪曲出一通歪理出來。

你要是妄圖和一個吃醋的人講道理,那可真是怎麼辯怎麼輸。

裴儀果斷決定直接順毛。

她好脾氣地哄道;“方才,我專門留阿歡下來,其實是有事情要安排他去做。你們各有所長,所做的事又各有隱蔽性,有些話不宜大家都在場的時候說。就像如今,我倆說的這些話,就不適合在人多的時候說。”

蕭君集莫名從這話裏聽出了自己在三郎心中的特別之處。

他抿嘴忍笑,心情總算是舒坦了。

他索性坐到地上鋪著的軟毛毯子上,雙手輕輕攀著裴儀的膝蓋,仰頭望著人家,放軟聲音撒嬌問道:“三郎,若是有一日,你扶搖直上九萬裏。你待如何安排我呀?”

裴儀心中大囧。

她都還沒坐上那九五之尊寶座呢,這些大佬就已經惦記起她後宮的位置來了嗎?

裴儀炯炯有神地低頭迎上對方的目光,尷尷尬尬地問道:“你想我如何安排你?”

這是把皮球又踢回去了。

蕭君集笑盈盈地望著她,問道:“我如何想,你就會如何做嗎?”

裴儀覺得這問題不是不能繼續忽悠。

但是,這樣的話題實在是不適合繼續忽悠著聊下去呀。

“阿衡,我不瞞你,我其實現在從來沒想過婚姻大事。”裴儀誠懇地道,“我這人從來不亂給人承諾,若是說出口了,就一定會做到。所以,我在沒做好決定前,沒法給你一個確切的答案。”

蕭君集聽了這話不免失望。

他不甘心地問道:“三郎這話是忽悠我吧?你給荀歡、七殺、霍淵他們都是這麼說的嗎?”

裴儀心裏突然好囧。

她本來真心真意地說了一通話,結果被蕭君集這麼一通分析,搞得好像她是個到處風流而堅決不承諾的大渣渣一樣。

蕭君集見她突然沉默了,氣哼哼地道:“我就知道!三郎你這人就是不耿直!”

話完,他起身就拂袖走了。

裴儀望著男人走遠的背影,很是鬱悶地抬手扶額。

哎……

這哄人真是太難了。

一不留神就直接順毛變炸毛了。

數日後。

京都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一日早朝之時,老皇帝如往常那般威嚴地坐在鎏金寶座上。

站在他身旁的大太監一甩拂塵,尖聲尖氣地宣布了一道聖旨:“四皇女‘霍沉魚’自幼成長於民間,今重新入宗祠,載族譜,封鎮國公主。”

舉朝嘩然。

且不說那個流落民間的“霍沉魚”公主究竟是誰,就單說“鎮國公主”這頭銜就大為不妥。

向來公主都是沒什麼實權的,公主的那些頭銜也都是些虛銜。

比如,樂平公主的封號是“樂平”,取的是“安樂平安”之意——僅僅有美好的寓意在裏麵,實際上並無任何實權含義在其中。

但是“鎮國公主”這個頭銜是不一樣的。

曆朝曆代能獲封“鎮國”這個頭銜的公主都沒幾個,把過往的朝代都拉通排一遍,一個手都能數過來。

之所以“鎮國公主”這麼少,那是因為“鎮國公主”是所有公主中真正掌實權的人——即便不掌實權,那也是曾經給國家做出過大貢獻的人。

可這個“霍沉魚”公主過往常年流落在民間,哪裏談得上為江山社稷做大貢獻?以什麼資格獲封“鎮國公主”呢?

大臣中諸如禦史大夫就直接站出來反對道:“陛下,依照慣例,‘鎮國公主’隻能由為天下立下赫赫功勞的公主擔任。微臣以為,‘沉魚’公主獲封‘鎮國’頭銜,甚為不妥。”

老皇帝陰沉著一張老臉聽著別人反對他,心情糟糕透頂。

有了這位禦史大夫的帶頭,其他官員膽子也大了起來,也跟著出列反對。

“臣也認為甚是不妥……”

“一個尚未為家國做出大貢獻的公主又哪裏當得起‘鎮國’二字?”

一群文官慷慨激昂地範言直諫。

而丞相大人裴述卻是老神在在地站在一旁,根本不對此事發表任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