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大結局(1 / 2)

風雲變幻,萬事無常,李孤行看著天邊的雲卷雲舒,心裏有了不一樣的情愫。

距他殺了王振已經過了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的時間裏大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無古人,恐怕........也難有來者。

大明的皇帝,朱祁鎮,被瓦剌的士兵劫回,安頓在草原上養了一年,而大明那位賢明的太後,立他的弟弟朱祁鈺為帝,這便是後世所稱的景泰帝。

當時李孤行聽到自己身世之後,自然是不信的。

但結合起自己在江湖中所遭遇種種,似乎也能印證的上。就譬如長相,他父親李四顧生了一張四四方方,分外英武的臉,而他卻長得頗有女人之姿,秀氣的很。

據說這遺傳了他的奶奶,當年那位貌比貂蟬西施,開國大將軍徐達的女兒,徐若雲。

但一時之間,自己自懂事以來便親近的人成了自己真正的殺父仇人,無論如何他也不敢信,故而李孤行愣在了原地。

那王振似乎早已看出李孤行會有如此反應,分外淡定的看著他,口中傾吐而出。

“狼崽子終究是狼崽子!”

他爺爺朱棣乃是藩王造反成就的帝位,當年的漢王朱高煦也想走同樣的路,畢竟同樣的聖孫,一個脾氣的父親。

隻不過相比對乾坤獨斷的朱元璋,朱棣多了些優柔寡斷罷了。

朱高煦的大哥朱朱高熾是死是活已經無關緊要了,終歸是半截身子埋入土裏的人。

事實證明朱高煦沒有想錯,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便駕鶴西去,將祖宗基業傳給了自己的兒子。

但朱高煦還是忽略了一點,忽略了他大哥的才能,忽略了朱高熾的作用。

在他當皇帝的時間裏,朱高熾以懷柔手段迅速瓦解了朱高煦的勢力,將一場流血的斬成扼殺在了搖籃裏。

隻不過是一場黃粱,朱高煦的美夢轉頭成空。

於是他積蓄了最後一點力量,企圖撲回京城。卻終究抵不過他的大侄子,朱瞻基。

自然,這一切都是李孤行所不知道的,他陷入了癲狂,逐漸變得暴躁,手中長劍豁然斬下,一顆圓滾滾的東西伴隨著炙熱的液體飛上了天際。

那雙眼睛至死也不信,自己會死在李孤行的劍下。

當然,這一劍的背後少不了那個生的極美、極可愛的女子。

在李孤行斬出一劍的同時,那個女子身體忽然變得透明,一直雪白的,無比粉嫩的小手轉瞬成爪,刺穿王振的心髒。

不論如何,兩人的大仇終於得報。

隻是,李孤行在回過神來之後,有些難以麵對,他開始後悔自己將王振殺了,因他有太多太多的疑惑需要問出。

王振已死,普天之下還有誰能解答?

似乎已經沒有人能夠訴說當年的真像,更沒有人能告訴他自己的生身父親到底是誰。

或者說,李孤行本不應該懷疑,隻是被人如此一說,許多事才從腦海之中浮現出來,樁樁件件形成了連鎖反應,讓自己腦海中的信念轟然倒塌。

現在他越來越相信王振所說的話,更多的事情也印證了王振所說屬實。

譬如他去唐家堡地窟之中取得這‘無歸’,又譬如去皇宮大內盜取‘龍骨’之時,為何隻會對皇家血脈有所反應的‘龍骨’會被他普普通通的一介草民拿走。

若沒有真正的皇家血脈,若不是天命的氣運加身,他又如何能夠駕馭手中‘無歸’又如何能夠動那‘龍骨’。

思來想去,李孤行苦笑兩聲,已不知如何自處。

“毀滅吧,徹底毀滅吧。”

自己的熟悉無比的‘父親’竟是殺害自己生父的凶手,換做是誰都會癲狂,更何況李孤行僅二十不到。

“可斷龍脈、可斬氣運,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也就在他將要使用‘無歸’召喚出那四十萬亡魂,將大明江山攪合的天翻地覆的時候,兩道身影卻如閃電般向他飛來。

駱神正自驚懼,見得兩人當即放下心來,旋即微微屈膝,盡顯端莊典雅,對著兩人盈盈一拜,“拜見師父。”

諸葛玄策稍稍一怔,立馬體會其中深意,麵上掛著幾分微笑,撫摸著駱神的頭,言道:“好孩子。”

他轉頭道:“這位相比就是江湖之中‘算無遺策’的神卦‘泥菩薩’吧,小女子今日得見高賢榮幸之至。”

泥菩薩鼓掌道:“多好的孩子!!”

他眼神之中滿是豔羨之色,很顯然,對諸葛玄策有這麼一個好徒弟、好徒媳,感到幾分嫉妒。

泥菩薩對李孤行道:“我倆早就算到有這一天,特來跟你解惑,李孤行這一劍下去,生靈塗炭,江山傾覆,你可要想好了。”

這一刻,萬千仇恨湧上心頭,李孤行隻想著毀滅一切,哪裏還能管得了其它。

但轉念一想,這一年以來,他見到的窮苦人不少,那些人也是活生生的人命,那些人不怨天不怨地,勤勤懇懇的生活,難道就要為自己的一怒而陪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