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不急(第四更)(1 / 2)

是這樣的,沈長林崛起的太快,好多人物還沒想好是不是該接觸,已經變成是不是有資格接觸。

認識他的也算不少,但有資格評價他的很少!

即便是專業影評人評價他,也會被網友懟一句‘有本事你也拍一部賣了八個億的電影!’

這個跟阿謀不一樣,阿謀誰都能罵兩句…

當年,老賈、王曉帥聯手炮轟阿謀,指責他霸權…

公開說‘上一代人能夠擁有他們今天的成就,雖然有自我努力的一麵,但更多是時代賦予他們的,自覺和自省的東西不是很強,更多是被動性的,隻是他們的表達引起時代共鳴而已。’

等於直接否認了他們!

沈長林當年也炮轟過《三槍》…

不過這次點評《十三釵》,沈長林斟酌了一下,然後道:“首先,電影這個東西很容易讓你帶著刻板印象去看,比如,中國導演拍一部情節不連貫的電影,你會說傻逼導演,如果法國人拍一部真的和模仿幻燈片一樣的電影,你會說,瞧,多浪漫啊!”

“其次,我覺得《十三釵》電影主要展現的的是人性美,日軍的惡劣行徑隻是人性美的陪襯而已…”

“最後,《十三釵》故事流暢,選角大方,場景細膩,思考角度深…隱約有種依萊姆·克裏莫夫的《自己去看》的感覺…《自己去看》是我認為最殘酷的戰爭電影!”

頓了頓,沈長林補充一句:“如果挑毛病的話,就是宣傳時候太注重下三路了,明明是一部沉重的電影,宣傳時候為什麼主打青色?從海報到《我與貝爾演床戲》…太惡心了,讓人以為是一部香豔四射的電影?”

阿謀無奈歎了口氣:“宣傳不歸我管!”

“你是導演,電影任何問題都會牽扯到你身上,你怎麼能不管呢?”

“你的電影,你都從頭忙到尾?”

“當然,而且宣傳方案必須要我最後拍手!”

頓了頓,沈長林道:“…以前我跟寧昊聊過這個事,他說導演是負責拍電影的,不是負責賣電影的,我覺得很對,但也得分情況。”

“分情況?”

“就是這部電影賣點是什麼?比方說《金陵十三釵》,賣點就是導演,那肯定要過問宣傳,還有,宣傳、營銷部門專業性也要考慮…”

“…”

看到阿謀沉默不語,沈長林歎了口氣:“我說句實話,張導,您是電影大師,您電影的製片人應該是專業的人,張衛平…太業餘了!”

一直沒說話的記者終於開口子:“業餘?”

“…他還不夠業餘?沒有其他產業就不說了,作為影視公司老板,從來不培養新人導演,純純指著導演賺錢,全世界的製片人、投資人有誰跟他似的?就是我的長林影視也做電視劇啊!”

那位記者最後問一句:“如果讓您拍抗日題材的電影,您會從哪方麵入手?”

沈長林皺眉:“我還沒想過…”

“那現在想一想!”

阿謀接話:“我也挺想知道的!”

“…不知道你們看沒看過《我的團長我的團》,那電視劇很深刻…如果讓我拍抗日題材,我會從落後就要挨打以及為什麼落後角度…但這個角度目前我找不到切入點!”

……

記者心滿意足離開,不僅采訪到了《搜索》的信息,還爆出了張衛平…

留下阿謀跟沈長林繼續剛才的話題。

剛才什麼話題來來著?

《搜索》…

“《搜索》的尺度不夠鋒利,女主角麵對的網絡暴力沒法讓觀眾感同身受…”

“那你為什麼還要拍?”

“…我說實話,我是拍廣告認識了高媛媛,當時就覺得她蠻適合《搜索》的女主角,然後跟她說了一下,然後她就催著我拍攝,我結束《大人物》之後,確實沒啥創作方向,幹脆就拍了《搜索》…接到柏林電影節邀請函,挺高興的,想也沒想就答應了,後來才覺得這個尺度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