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座談會(第一更)(2 / 2)

就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賊沒意思!

想到《搜索》,然後就想到了《桃姐》,這片子挺倒黴,遇到了《搜索》,市場表現直接打了對折…

然後突然被驚醒了,因為路川又哭了…

帶著哽咽道:‘這次拍《王的盛宴》觸動特別大,通過這一部戲學到很多東西,我不能再有撒嬌心態,我們現在麵對的是一個鋼鐵巨人,我們必須強大。我會用工業的方式、不撒嬌地去做下一部戲。’

原本《王的盛宴》定檔7月5號,現在上不了了。

其實就是後期沒完工,按照後期導演的話來講:一點商業性都沒有,怎麼對擂《畫皮2》?

但是對外解釋‘非商業原因’,給人一種審查卡著它們的感覺…

沈長林翻了翻白眼…

一個多億的投資,現在才說什麼‘不能用撒嬌的形態’…

主持人尹鴻笑了笑:“說起商業片,我們沈導演應該有發言權…”

沈長林接過話筒:“我所理解的商業片就是類型片,人家好萊塢已經研究一百年了,我們按照人家總結的規律再結合自己市場拍就完事了!”

“太籠統了,能具體說說嘛?”

“就是搞清楚自己的賣點在哪,戰爭片賣點就是戰爭戲,喜劇片賣點則是包袱…”頓了頓,沈長林忽然問:“對了,說到這,我想問一下路川師兄,《王的盛宴》就是以《鴻門宴》為主題,電影當然是還原楚漢戰爭大戰麵,觀眾進影院看的也是大場麵,我不明白,這樣的電影怎麼會延期,還有人們說審查卡著不讓上映?能解釋一下嗎?”

路川看也沒看他,直接回答:“我理解的《王的盛宴》不是鴻門宴,他是講一個時代的命運,講一批人的命運,它完全不是一頓飯…”

沈長林驚愕,路川接著道:“我想表達的是全新的楚漢曆史電影,講述的隻是劉邦的權力人生。我想做一部對中國當下和未來有用的電影…”

“所以你花了投資人一個億,就是為了講述自己對鴻門宴的理解?”

路川還要解釋,沈長林沒管他:“我之前就說過中國電影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太多中國電影人,直率的說,是中國電影人的主流,太熱衷於強調和維護自己“藝術家”的身份,對於純粹的商業電影,至今仍然是既不懂還不屑。”

“總想著電影改變中國,電影影響世界…其實,電影隻是電影,想要你的電影在世界上被更多人看到,除了電影的製作質量提高外,還是要依靠國家的經濟實力。歸根結底,國家實力決定一切!”

“中國電影先要中國觀眾認可,就像大廚是要由一眾食客和廚師及社會廣泛認可的,而不是像民國大師那樣躲在一個小圈子裏相互吹捧出來的。”

“這是我的看法…”

現場有點沉寂。

其實沈長林說的話沒毛病,隻不過…早期在國內,拍電影算是一種特權工具,這就造成了很多導演習慣去向觀眾布道、去向觀眾講述導演的情懷,也習慣了這種優越性。

這是一種長期形成的習慣,你很難一下子改正心態…

真的,別的不說,單說第五代,阿謀隻是特例,大部分都是吟詩小達人,天龍人一般,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裏,覺得自己比觀眾牛逼…

——一幫媒體包括主創通過《雄獅少年》告訴我們審美應該多元化。

我踏馬用你告訴我?

炒作日苯奧運會開幕式陰間審美的是你們,現在又跳出來說什麼告訴我們審美應該多元化。

去尼瑪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