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九月(第三更)(1 / 2)

李曉萍倒不是想找施施勸說什麼…

現在就等《太極》上映了!

大概率是個撲街貨!

一部電影被拆成兩部,圈錢都快寫在臉上了!

還蒸汽朋克…

主要今年國慶檔競爭太過激烈:五部作品!

《銅雀台》《二次曝光》《危險關係》還有一部《環形使者》,加上《太極》。

現在的銀幕數量才1.5萬,根本沒可能容納這麼多作品同時上映,而且《太極》明顯不是質量過人的作品,院線憑什麼要支持你?

就因為你是3D?

馮得侖之前並沒有大賣的作品,甚至沒有口碑優秀的作品…

主演陣容,也稱不上巨星雲集…

不過光線正在跟長影撕逼,《銅雀台》能怎麼樣,誰也說不好!

結果來看,光線這個國慶檔堪稱恥辱性敗退了——不僅票房低於《太極》,連《二次曝光》一個偽三集懸疑片都沒打過!

這個跟李曉萍無關,《銅雀台》的宣發又不是她負責。

兩人喝了點酒,施施問李曉萍:“我感覺…那幫人有點看不起我們…”

“怎麼?除了馮得倫,還有誰說什麼了?”

“不是我,是劉岩姐…那幫人甚至當著她的麵指指點點…”

“…劉岩,”李曉萍歎了口氣:“她挺不容易的!”

說了個秘聞,應該是06年,劉岩主持《周六樂翻天》,搭檔吳宗憲、歐弟:“那個節目她沒火,但另一檔節目很火…”

“什麼節目?”

“叫《美人夜來鄉》,是一檔網播節目,主要話題都關於性,一夜情、初夜什麼的…”

“啊?還有這麼個節目?”

“網播…也幸虧那時候網絡管理比較寬泛,否則,肯定要被警告的…她自己要接的,想賺錢嘛!當你走性感路線了,很多人自然覺得你廉價了!”

施施點頭,然後又搖頭:“…但我還是覺得他們針對的不是性感,而是地域~”

李曉萍歎了口氣:“你的感覺是對的。”

接著說了一段比較嚴肅的話題:

從港圈北上開始,最好的商業片資源基本都在這些人手裏,內地觀眾對這批演員的認可度比其他輩分的演員都要高。

兩年前,億元導演俱樂部除了三大導演、寧昊、路川,剩下的全是香港導演!

在互聯網還不那麼發達的年代,香港電影的盜版碟比國外的電影更容易進入內地市場,一眾小年輕在千奇百怪、光怪陸離的香港電影裏肆意長大。

那個年代,港片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力!

自然而然的,內地投資商們也對他們高看一眼…他們自己也就拿自己當回事了!

“鄧朝跟你講過他在《狄仁傑》片場的遭遇嗎?”

施施搖頭:“…沒有…”

“他跟我說過!”

大概就是鄧朝作為男二號要跟人合住一間房子!

反倒是劇組的幕後人員,一人一間!

“這個雖然是小事,但這個戲是華宜投資的呢,鄧朝也是華宜力捧的小生,這也能區別對待!”

施施沉默不語,李曉萍道:“這些事,你不用管,也不用操心…他們這幫人終究要被曆史的車輪碾過的!”

……

港片為什麼沒落?

隨著互聯網的逐漸普及,盜版碟沒有了生存空間,人們看世界的途徑也不再單一,國外諸多高水準或工業化產出的片子叫人眼花繚亂。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看得多了,有了世界觀,便開始學會篩選,口味不再單一,香港電影對內地觀眾的滿足感也就漸漸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