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燈紅酒綠會使人迷失,同時,也會讓人的胃口變刁。
曾經,看個抹胸,大白胳膊,你都會震驚半天,想入非非;如今就算三十六式齊上,你都起不來…
閱盡萬千,心中自然無碼!
事實上,1984-1994年,美國電影進入小成本電影的時代,動作片和藝術片獲得市場的歡迎。
香港電影在這個時代是領先的!
美國電影在全球的統治力相對弱勢…
你沒有看錯,這確實是美國電影在全球市場上統治力相對弱勢的年代。
從票房能看得出來:曆年的電影票房冠軍,全球票房收入大致徘徊在3-5億美元之間,遠低於前十年的星球大戰係列5-8億美元的記錄。
但是1993年,《侏羅紀公園》誕生了。
《侏羅紀公園》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這是1990年代美國IT革命改造傳統產業的標誌性成果,其全球票房達到9.2億美元,遠遠超過前一年的票房冠軍,這個成績讓好萊塢的電影老板們徹底瘋狂了。
以前的商業大片,實現視覺奇觀的主要方式是逼真的道具,以後的商業大片,電腦數字技術全麵介入,創造了無可比擬的絢爛多彩的幻想世界。
1995-2000年,特效大片的商業模式仍然處於探索期。
3D動畫片《玩具總動員》、科幻片《獨立日》、災難片《泰坦尼克號》、戰爭片《拯救大兵瑞恩》、奇幻片《聖誕怪傑》輪番登頂。
2001-2012年,魔幻片、玄幻片、科幻片、動畫片的特效大片模式開始固定,進入黃金時代。
導演和明星的影響力下降,小說和漫畫成為主角。
全球電影被他們統治!
但香港電影批人依然覺得自己是中心人物…
可能他們覺得這些東西隻有他們接觸到,內的的觀眾根本沒見過…
於是,各種山寨,還美其名曰創新!
當然,也跟他們自己不思進取有關係。
以前的香港電影都是什麼?《九品芝麻官》、《賭神》…
現在呢?《倚天圈錢記》!
你這批人就是不行,王景能拍好電影嘛?他拍不了!
好吧,那兩部也是他拍的…
那就臉都不要了!
此處來一張王景的吐槽大會截圖——賺錢嘛!
……
九月十二號,沈長林結束《魔盜團》全部拍攝任務,封鏡,跟劇組每個演員道別,然後先回了公司…
後期當然要盯,但也不能才結束拍攝,就讓他直接做後期吧!
稍微休息幾天…
三個多月沒回公司,積累了一堆事情。
對了,江蘇盈沒能找到機會——沈長林那天跟沈藤一起聊《夏洛》的創作,聊到深夜,沈藤幹脆歇在了他房裏!
就挺遺憾的!
她想著再找機會,然後趙姍來找她,給她帶來了一部戲——《約會專家》…
“這是我們公司下季度的重點作品,你是女一號!”
江蘇盈有點疑惑接過了劇本:“是沈總給的資源?”
趙姍想了想,回答:“…也算吧,這個戲他很看好,所以,重點立項!但選角的事情他不管…”
“那我還能演女一號?”
“…因為你合適唄…不是,你不會以為必須需要跟沈總上床,才會給你戲拍吧?我們公司還有四位男藝人呢…”
江蘇盈閉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