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書廳,一群人在裏麵翻看書籍。
多是候機的人群。
機場雜誌,多是一些讀物類型,女性雜誌如《ELLE》,商業雜誌比如各種周刊,還有機場自己出的雜誌比如《航空港》…
最近這段時間賣的最好的應該是《三聯周刊》,他的封麵是阿謀手捧柏林金熊以及張亦拿著銀熊的合照。
哦,阿謀憑借《狩獵》再度拿了柏林金熊,順便擼了一個柏林影帝銀熊!
翻開一看,是兩人的采訪…
“到今天,你還會在乎獎項嗎?”
“獎項對剛出道的導演有重大意義,年輕導演需要揚名立萬嘛——得的獎越大,以後的空間也越大,投資發行都會順暢一些。
但說實話,在我這個階段就不需要了,好電影自在人心,影片放映後觀眾的反饋對我比較重要。”
“那柏林把金熊頒給你,你有什麼想說的?”
“《狩獵》這個電影的劇本、內核就很適合拿獎,基調比較壓抑,沉穩略帶寫實的攝影風格,這樣的戲劇天然適合拿獎!不過拍《狩獵》,給了我一個啟示,真的是好演員成就了導演,好編劇成就了導演,所以有個好劇本,有一眾好演員捧場是很高興的事情。導演是個手藝人,我們恪守工匠精神。”
“聽說這個劇本是長林給你準備的?”
“差不多,他們公司有個創意工作室,積攢了一堆的好作品,《狩獵》包括下一部《大佛》都是典型的批判類型,比較符合我的口味,他就推薦給我了!”
“那您預測一下《狩獵》的票房?”
“我跟長林討論過,這種類型天然不適合市場,估計最多也就破億…但我們海外版權賣的挺好的,我聽小楊說,接近2000萬美元呢!”
“為什麼要用張亦,很多人說他既不是小生,也不是醜角,兩邊都不挨著,在中國人的審美之外。”
“這個劇本最開始就是幫張亦準備的,聽說拍《搜索》的時候,長林已經跟張亦說過了…是吧?”
張亦點頭:“對的,沈導演第一次聊起《狩獵》的創意,然就我就求他把這個戲交給我…”
“那《狩獵》打動你的地方在哪?”
“劇本好,在極致的環境下,人的本能、潛在的善與惡都會迸發出來。”
張亦補充一句:“試鏡之後,長林叮囑我兩句,第一句是‘不要演的那麼用力’,第二句則是‘看看《樹先生》寳強的演法’…”
阿謀在旁邊誇獎他:“張亦是個好演員,而且領悟力極強,我們拍《狩獵》,好多場戲都是一條過,非常棒!”
“聽說《狩獵》,施施也有出演?”
“她演的就是那個幼兒園的園長,是個反麵人物…演得不錯,這個戲劇本很好,每個人物都堅信自己是善良的、正義的,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為什麼聊起施施,因為《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正式加冕現象級電視劇,收視率力壓《笑傲江湖》,網絡討論度,包括點擊率吊打《笑傲江湖》…
數據:最高收視率破5,播放量超百億,連續二十四天登頂電視劇榜首,二輪播放依然是黃金檔期…
天津、AH、深圳、湖北衛視無縫銜接播出!
被業內人稱為爆劇中的爆劇,達到了古偶仙俠的一個巔峰…
施施火到不行!
本來已經趨於穩定的粉絲量再度遞增,達到了3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