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破十億(4/4)(2 / 2)

“但如果電影這麼容易做,它就不叫冒險行業了。”

頓了頓,沈長林接著道:“我告訴大家,所謂的大IP,大數據其實就是互聯網想要顛覆傳統影視製作的邏輯,想要掌控話語權,熱炒的概念而已!”

“互聯網的邏輯是流量,所以,線上購票會成為主流!”

“為什麼?”

“因為他們會砸錢補貼觀眾看電影,原來要45塊錢的電影票,它19塊錢賣給你,你會不會從他這買?”

“那…豈不是很方便?”

“確實方便,但電影的邏輯是內容,電影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人的創意,如果將這最珍貴的部分全部依賴機械操作和商業上的加減法,那麼當一種電影形態興起時,伊始階段或許不覺得有問題,重複性過高時,弊端就會顯現。沒有觀眾喜歡看爛片的!”

“《小時代》的發行方楽視,最近在熱互聯網+電影,把觀眾變成用戶,打通環節,搞什麼楽視娛樂大生態…你抽絲剝繭一下,這不就是上世紀30年代北美盛行的大製片廠製度嘛?”

“電影行業發展了一百多年,沒什麼是影視發達國家沒玩過的,美國的影視產業什麼階段都經曆過了,加一層互聯網就能掩蓋本質了?人家都走不通,你憑什麼覺得自己能走的通?”

“您的意思是要抵製偶像?”

“不是!”沈長林搖頭:“這樣吧,今年國慶檔,我們準備了《匆匆那年》,這個電影啟用了陸含,我覺得這部電影可以讓業內好好研究一下,流量偶像的正確用法!”

……

分享心得嘛,大家聊得也挺愉快的,到了提問環節。

“師兄,你覺得大家這麼針對郭景明和他的粉絲,是不是一種霸淩?”

沈長林點頭:“這個問題很複雜,我個人覺得喜歡一部電影不是什麼錯,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把他們隔離開,用腦慘來形容!我看了一條微博,挺有意思的,說自己一個人去電影院看《小時代》結果碰到一大票好朋友好同學…那種感覺就好像去票倉結果被圍觀了…”

“這個微博說明,大眾對《小時代》的評價一致,爛片一部。”

“但最開始的罵戰是因為郭的粉絲罵人…後來吧,可能有些大V想蹭熱度,故意辱罵郭景明,想引導郭景明的粉絲罵他…”

“再後來,很多權威媒體下場,我覺得他們根本不了解時代,覺得自己代表正義,就可以肆意批評,這是不對的!”

“但也側麵反映出《小時代》確實挺火的,”

“師兄,有人說她們是吃不到葡萄就嫌葡萄酸的心理,你覺得對嘛?”

“不好說,你也知道文人相輕,而且電影圈是個圈子…去年《泰囧》出來那會,也有好些老牌導演說什麼‘除了票房,一無是處’嘛,徐爭好歹是演員轉行的導演,郭景明完全就不是電影圈的人,他受到追捧,酸一下,可以理解!”

好吧,提問也是關於《小時代》…

真尼瑪無語,不免同情《富春山居圖》,同樣是爛片,為毛你的討論度就比不上《小時代》呢?

“最後一個問題…你來!”

沈長林示意一位個子不高的女孩提問,這女的挺眼熟,等她站起來,才認出來,這不是嶽綺羅嘛?

“我想問一下,您覺得為什麼爛片也能賣出高票房?”

“你是說《小時代》?”

“不止呢,還有前段時間的《富春山居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