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談判小技巧(補昨天)(1 / 2)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這個除了電影本身,最好要帶點題材敏感性!

什麼叫敏感性?

比方說《普通女人》,這片子就很敏感,講述了一個叫瑪蓮娜的變性人的故事。

你看,這樣既符合政治正確,又能拍得有深度。

變性人誒,前妻、現任丈夫包括社會態度等等…

隨便挖掘一下,就夠了。

沈長林感覺自己挺倒黴的,《搜索》那年申報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可惜沒能拿到提名,即便拿到提名了,也沒機會,因為同一屆有《一次別離》!

《一次別離》太牛逼了,柏林金熊、銀熊,之後又拿了金球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直接把伊朗電影跨上了一個台階。

其去年阿謀的《狩獵》其實有機會的,但碰上了《愛》…

這電影也是,不僅提名最佳外語片,還提名了最佳影片,甚至女主角埃瑪妞·麗娃直接拿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奧斯卡前哨站重要獎項之一,埃瑪妞·麗娃拿獎的瞬間,大婊姐當時的表情很值得玩味…

不過今年應該有機會,因為沒啥值得一提的對手…

當然,前提是《大佛》得在威尼斯掀起一股風浪,這樣才好做公關!

但說實在的, 沈長林並不覺得奧斯卡牛逼。

它並不是一個世界性的獎項——即便它的影響力做到了世界屈指可數。

人家是美國工會獎。

是一個以英語影片為主的獎項,每年全世界所有非英語國家去爭奪一個佳外語片——而且還被主持人稱為‘最不重要的獎項’!

國內上層大概從2015年開始轉變態度, 之前一直圍繞著洋大人的想法——電影局方麵會組成9人的專家小組, 他們決定每年申報奧斯卡的影片。

2015年之前申報的都是‘好’電影, 至少符合文青的思路!

15年申報的是什麼?

《滾蛋吧,腫瘤君》, 一部…小妞電影…

有中國導演不客氣地評價,“這種影片送審是中國電影的認知恥辱。”

其實這片子不錯的,反映個體小性情的小妞電影去送選奧斯卡, 體現當代中國小年輕有悲有喜的真實生活,又有何不可?

16年申報了《大唐玄奘》,嗯,背負著“一帶一路”的政治使命去的…

17年,幹脆把《戰狼2》送審!

從沈長林的角度來看, 阿謀沒有必要討好好萊塢, 即便拿了最佳外語片又能咋地?

他缺這個榮譽嗎?

中國電影會因為拿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變得強大嗎?

但…如果真拿了, 對長林影視的形象包括阿謀個人都是很有利的!

畢竟屬於0突破。

還是公關一下吧…

花不了多少錢, 又不是什麼重要獎項!

……

“首先是劇本改編,經常套路:發現巨齒鯊→海上自救→拯救其他人…”

“主題思路這樣沒錯……”

“怎麼加中國元素?”

“讓鯊魚遊到中國!”

見了麵,沈長林用英文跟溫子仁討論《巨齒鯊》的拍攝,旁邊楊帆則跟羅伯·考恩探討投資分配問題…

“我要一種驚恐效果…但必須要拋開之前鯊魚片裏的青色鏡頭…”

鯊魚類型片基本成了B級片,B級片怎麼賣座?

當然要刺激眼球——比基尼大波美女、床戲。

所以,大部分套路片都有一對野合的男女首先遇難!

“另外…結局要出現中國軍方派出驅逐艦來剿滅鯊魚…”

溫子仁聽著沈長林說的限製條件, 記下,然後問:“就這些?”

“嗯…差不多了!”沈長林笑了笑:“爆米花爽片,作死人類與巨型生物的史詩級撕逼大戰…你還想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