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的遵命!”
......
另一邊。
孫明正在一麵加緊打造改良諸葛連弩,一麵派人密切監視吐蕃兵馬的動向。
幸運的是。
這五天以來。
吐蕃兵馬似乎一直都龜縮在烏蘭城裏。
沒有任何想要起兵奪回城池的樣子。
雖然不知道他們是內部起了分歧,還是說在等待援軍。
但這給了孫明足夠的時間來打造兵器和布置防禦設施。
在這五天時間裏。
孫明的臣民又增長了人。
加上之前那人以及三千白馬義從。
現在伏俟城和都蘭城兩座城池內,孫明已經有了12萬對他忠心耿耿的將士和臣民。
這12萬人當中。
男性臣民被孫明分成了兩批,三萬駐守伏俟城,三萬駐守都蘭城。
而女性臣民則全部被安排在伏俟城內,負責種糧和生產武器裝備。
由於人手的急速增加,諸葛連弩的產量大幅提升。
截止目前為止。
在兩座城池6萬守軍當中,已經有過半都裝備上了諸葛連弩。
雖然人手和武器裝備都跟上來了,但新的問題也出現了。
隨著武器作坊產量的不斷提升,伏俟城內能拆的房屋、建築基本都被拆光了。
城內的木柴資源幾乎已經被消耗殆盡。
要想在城內再找到用來生產諸葛連弩的木柴已經非常困難。
雖然伏俟城外二十裏處有一片樹林。
但眼下伏俟城正處在戰爭的隱患之中,隨時有可能與周圍的國家和勢力發生衝突。
所以孫明也不敢讓臣民冒險到城外去伐木取材。
雖說三萬把諸葛連弩對目前的兩座城池來說來說已經勉強夠用。
但凡事總得防範於未然。
萬一吐蕃在上次失利之後,就聯合大唐、吐穀渾,乃至西域諸國來攻打自己怎麼辦?
要想在這個偏遠蠻荒、而又孤立無援的地方長久生存。
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擴大自己的地盤。
而要做到這兩點,就必須有源源不斷的臣民以及武器裝備的供給。
臣民用不著孫明操心,反正係統每天都會白給。
可是武器裝備相對來說就比較麻煩了。
除了要有足夠的人手以外,還得有足夠的物質材料才行。
而西域這地方最缺的就是銅、鐵、竹、木等資源。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
孫明做了一個決定。
就是把武器作坊和製作武器的臣民全都搬遷到都蘭城裏去。
都蘭城內原本駐紮著五萬多吐蕃兵馬,裏麵的居所、糧食供給等應該都不缺。
現在這些兵馬都撤走了,城內應該會有大量閑置的居所和資源。
孫明的要求也不高。
隻要再給他製作兩萬套諸葛連弩的資源,足夠給下一座城池的守軍使用就行。
都蘭城距離伏俟城一百多裏,騎兵隻要兩個時辰左右可以趕到。
但普通臣民依靠步行則需走上一整天。
為了保護臣民安全。
孫明一麵派出多路哨探在沿途四周偵查敵情。
一麵親自帶領一萬守軍,手持諸葛連弩護送女性臣民前往都蘭城。
這天上午剛吃過早飯。
孫明就率領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起初的兩個時辰。
一路上風平浪靜,沒有遇到任何危機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