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王明陽的擔心(3 / 3)

李庠之所以選擇在這裏建設島嶼,其實已經在空間地球上勘探過很多次了。作為一處相對完美的建島地,除了地理位置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外,水源問題自然是小心謹慎的李庠一直關心的重中之重。甚至連水質也早就通過空間水的水樣先檢測過了。

雖然早就知道了太平小島下邊就有地下水,但當時並不急迫,所以一直沒用動作,直到太平大島出現,才豎起了鑽井設備。不過,不是豎起地上。而是豎在了地下。

現代鑽探技術隨著石油開采成本的提高,在暴利的驅使下也在不斷的發展,哪怕是北海這樣惡劣的環境,甚至數千米的海底都不再話下,更不用說還有個在政治等因素影響下產生的那個深達一萬多米的科拉半島深鑽孔了。

太平國所在的區域原本水深就不深。很多地區都不足千米,即使加上海底岩層的深度,也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並不了解這一些的王明陽一開始還擔心需要鑽探太平大島地表下的岩層,卻不料太平大島下無所不在的地下岩洞連這個小麻煩都解決了。

當初太平大島出現時,它中空的龐大地下岩洞群就對壓下排擠海水掀起的巨浪起了很大的緩解作用。等到建島完成,那些地下洞穴群又成了太平國立體構造空間的一部分。

充斥其中的海水很快被李庠從空間地球中釋放的海水慢慢排擠出去了,而當空間的海水有效期結束消失後,岩體下那冷卻的岩漿已經封堵住了海水侵入的縫隙,形成了密封的巨大地下空穴。再經過剩餘海水的人工排水和清潔空氣的注入以及各種設施的建設,一個個地下基地就逐漸成型。

雖然很多基地條件還不完善,但在一些地方豎起鑽井設備卻絲毫沒有問題。

在八處地下洞穴中的2口鑽井,日供水30萬立方米,可輕鬆供應百萬人口的城市用水。而初步勘探超過百億立方米的地下水儲量,足夠消除太平國的水源緊張的隱患,更何況很多工業用水和部分民用水源可以直接使用越來越充沛的地表水。

有了水,而且是有了足夠的水源,太平國的農業建設也開展了起來。但是太平國用於糧食作物的耕地麵積卻因為李庠的謹慎,現在也不過隻有不足3萬畝。

除了空氣無法嚴格控製,所以入口的東西,李庠都對沾染了空間太多因素的東西很謹慎。水源問題是一方麵,糧食問題也是如此。

即使太平大島上有了土壤,但用於糧食作物的耕地依然是采用進口土壤來堆砌。

運送土壤的礦石運輸船時不時的在太平國新建成的專用碼頭上停靠,但5艘20萬噸級的礦石船的運載量還是無法和廣袤的太平大島土地相比,尤其是耕作土壤設定至少80公分的情況下。或許糧食種植的耕地麵積還會不斷擴大,但短時間內太平國的糧食無法自足是鐵一般的事實。

“整個太平國的土地規劃方案已經有了雛形,或許十年後把耕地麵積提高到國土麵積的0%,再加大畝產量,能解決百萬人口的吃飯問題,但是現在糧食問題一直是懸在我們頭頂的一個巨大隱患。而且我們的人口很快就會超過百萬,甚至更多,而和平始終太短暫了,我們的海上生命線太脆弱了。”王明陽避開高福利問題不談,先談起了糧食問題,然後才歎了口氣道,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何止糧食問題,太平國內憂外患,有三個問題現在或許不明顯,但以後絕對是我們的致命傷。”(/皮皮.無,彈.窗,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