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電影開拍】(2 / 2)

“我試試吧。”王梓鈞硬著頭皮答應。

接下來王梓鈞連續出了幾次差錯,終於找到了平衡點,就是他當初剛剛拍電視劇那種演法,不過事後他在電影院裏看自己的表演時,卻掉了一地的雞皮疙瘩。

拍了一上午,吃飯的時候王梓鈞開始去接觸劇組的工作人員,這些人大多是李行的熟人或者他電影工作室的員工。

王梓鈞找上賴成英、陳坤厚兩人聊起了攝影,他看了下劇組的兩台攝影機,詫異地問:“為什麼整個劇組兩個機位?而且我看經常是一台攝影機在工作,多機位拍出來的效果不是更好。”

賴成英笑著解釋道:“膠卷是要錢的,一台攝影機能拍出來的效果為什麼要用兩台?兩台攝影機基本上就能處理所有的拍攝問題了。”

王梓鈞頓時無語,陳厚坤說得確實有道理,現在又不是拍大片。而且在保重基本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也無可厚非。

但這樣的電影,剪輯出來後畫麵看起來會十分呆板。當然,是否呆板是對於王梓鈞來說的,而現在的觀眾則不會去挑剔這個。

陳坤厚倒是對王梓鈞所說的很感興趣,但他今年才升任攝影師,沒有什麼說話的分量。心裏卻想著什麼時候有空,和王梓鈞再深入聊一聊。

王梓鈞避開機位的話題不談,隻和兩人聊起拍攝手法。非常專業和深入的東西王梓鈞不敢講,也怕自己講不好,而且擔心會引起對方的懷疑。

但就是一些在後世看來十分常見的攝影小竅門,卻引起了眼前兩位攝影師的興趣,賴成英高興地說:“可以試試,隻是你說的一些手法需要輔助設備,回去之後我和厚坤再研究研究。”

“梓鈞,你怎麼會想到這些?你以前擺弄過攝影機嗎?”賴成英奇怪道。

“沒有沒有,異想天開而已。”王梓鈞連說。

山頂別墅上沒有飯館,劇組的用餐都是瓊瑤臨時請到家裏的廚師所做,比一般的工作餐要好得多。

大家正吃得高興,瓊瑤從公司抽空回來,笑著問李行:“上午的戲還順利吧?”

李行對王梓鈞的演技讚不絕口,說道:“我覺得他可以專職做演員,比唱歌有前途。”

瓊瑤想不到王梓鈞居然獲得李大導演的認可,這裏麵可有她選角的功勞,笑道:“你可別這樣說。咱們整部戲的票房,恐怕還比不上他一張唱片的分紅。”

“那倒是。”李行點頭說。他雖然不混歌壇,但左宏元是他的老朋友,自然對王梓鈞的唱片銷售情況知道得很清楚。

聽說,《精忠報國》在台灣本土的銷量已經快到45萬張,隻“軍公教”人員就買了近三十萬張,而島外的統計數據也一點點的返回過來:香港4.5萬張、馬來西亞6萬張、新加坡4萬張……這些數據,都還在緩慢增長中。

銷量達到5萬張就算白金唱片,王梓鈞隻發這一張唱片,已經相當於其他歌手忙活好幾年的。

現在台灣所有的歌手都把王梓鈞看成一個怪物,要打破他的成績,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

不過王梓鈞卻清楚,等蔣經國的小康計劃慢慢展開,越來越多的下層人會富裕起來,唱片的銷量會整體提升不少。畢竟現在還是黑膠唱片時代,沒有磁帶盜版,沒有網絡盜版,想聽歌就得老老實實地買唱片。

書中已有黃金屋,掃碼更有大驚喜。

馬上打開微信,掃描二維碼或搜索公眾號“起點中文網”,

添加關注,輕鬆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