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同屋(1 / 3)

火器包括火炮火箭等,威力極大,蕭時琰此次出海,每艘船上都有火器,二十架火炮,重□□弓箭人手一把,火油三十多桶,謹防海盜和異國人趁火打劫。

張大力說火器聲音很大,就在不遠處。

以防外一,蕭時琰下令停船,派蕭遇等三十人乘小船去探路,過了半個時辰,這些人才回來,他們不敢靠的太近,臨近了就棄了小船潛水遊了過去。

海麵上一片渾濁,有木屑,雜物,殘肢斷臂,空氣裏還彌漫著硝石的味道。

戰火剛歇,港口停著數支長船,船上有人在巡視,穿著鎧甲的士兵壓著一群人上岸,那些人之中走的慢的還會被甩兩鞭子,照蕭遇在軍營的經驗看,那些人應該是戰俘。

押送完戰俘,還有一箱一箱的戰利品,全都從船上搬了下來。

看完這些,蕭遇帶著人潛了回去。

天.朝曾來過注輦人,看相貌,這裏是注輦無疑,隻是不知因何起了戰事。

蕭遇道:“大人,看那些船是從對麵回來的,咱們的人……遲早被發現。”

三十二艘船不是個小數目,若是注輦人來巡視,肯定能發現船隊,到時候再做決定就晚了。

出海是為了交流文化,哪裏想過會遇見兩國交戰,而且現在也不知戰況如何。

蕭時琰吩咐道:“船退十裏,請李大人他們過來。”

一直風平浪靜平安無事,這個消息無疑是平地一驚雷,李昌周道:“無論戰事如何,天.朝都不好過多幹預。”

倒不是怕事,天.朝國富兵強,怎會怕注輦,隻是出駛海外,離國甚遠,船上隻有兩萬餘人,若出了事遠水救不了近火。

再者,兩國交戰有勝有敗,若是插手,到底是幫扶弱小還是助強者一臂之力,哪個都說不通,以天.朝的角度,根本無發斷定誰是弱小。

最好的辦法就是哪個都不幫,當然,若是欺負到天.朝頭上,就另當別論了。

還要憂心另一件事,今日注輦攻打別國,他日就有可能攻打天.朝,要防患於未然。

蕭時琰道:“李大人言之有理,天.朝不會插手戰事,可當務之急是怎麼經過注輦,再往前是波斯,難道就此回去?”

一屋人陷入沉默,剛過蘭那,回去是不可能的,這才哪兒到哪兒。

蕭時琰歎了口氣:“諸位也不必太過憂心,先觀察兩日,能不動兵刃最好,若是注輦出戰,迎戰便可。”

李昌周心逐漸安下,要知道蕭時琰可是蕭青的孫子,武藝超群,若非他文武雙全,皇上也不會把這麼重要的事托付給他。

李昌周撩開袍子跪在地上,“旦憑將軍吩咐。”

後麵一群也跟著跪下,“旦憑將軍吩咐!”

議完事,蕭時琰去了顧夏的屋子。

顧夏才知道船往回走,一問才知是前頭有戰事,要往後退十裏。

天已經暗下來了,船上哪個屋子都沒點燈。

蕭時琰和顧夏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別怕,“你放心,萬事有我,隻要我在,就不會讓你受到半點傷害。”

顧夏愣了愣,係統道:[倒黴相公也不是一無是處嘛。]

陰暗的房間中,蕭時琰看著顧夏的眼睛亮極了,他低下頭,解釋道:“我答應過祖母,要帶你回去。”

係統:[剛那句話就當我沒說。]

顧夏反倒笑了笑,“我知道,我不會多想的,你去忙吧,不用管我。”

這些日子,蕭時琰總聽顧夏說這種善解人意的話,不會多想,不用管她,可顧夏是他的妻子,他不管誰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