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你可知葵花寶典 衝虛之死(1 / 3)

方證大師聽了楚靖此番言語,其中蘊意之深,他自是心知肚明。

他對楚靖的雄圖大誌,也是深表佩服,可有些事非以生死勝敗,所能論之!

方證遊目所及,少林眾僧齊宣佛號,神情肅穆,夾雜著一絲悲憤,讓人不難看出,少林寺情勢之危,真正到了生死存滅之際,可唯獨沒有一絲,恐懼惶急之色。

方證也是振聲宣了一句佛號,合十正色道:“楚居士,你若單說比武較技,少林寺一敗塗地,老衲可以認輸!”

“可本寺自唐以來,曆經千年,有聲威煊赫,舉國矚目之榮耀;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盛譽;有天下武學正宗之美名;有領袖群倫,為武林泰鬥之名望。

也有門人弟子不肖,致使本派聲威淪喪,不得不封山閉寺之舉。

然從未有過,上下一體,齊奉他人之令時!”

頓了一頓,又道:“居士適才說起,武當三豐真人。

不錯,三豐真人年幼時,的確曾在本寺生活過幾年。

曾幾何時,武林中也有武當武功,源出少林之說。

不但本寺曾有一些不明事理之人,多加置喙,江湖上也有一些不明真相之人,說武當派威名再大,可也改變不了,他們祖述少林之事實。

此等流言蜚語,讓敝寺前輩與武當道兄俱是不厭其煩。可又無可奈何。

三豐真人駐世時,他老人家學究天人,萬事不縈於懷,對這一切自然是一笑置之。

可這等流言,著實讓兩派門人很是為難。此事已曆百餘年,而今兩派關係經過前輩多方調和,才能融洽無間。

隻是一些流言蜚語,都能讓一個大門派,一個人,難以在江湖持身立足。

又何況是既成事實呢?

楚居士,敝寺不僅是佛門禪宗,更是武林門派啊,老衲不僅是少林方丈,更是少林掌門哪!

老衲敢問一句,你若身處老衲之位,你當如何?”

說到這,方證定睛直視楚靖,儼然道:“阿彌陀佛,楚居士,敝寺齊奉你令,這等苛刻條件,老衲雖忝為少林掌門,卻也是擔代不起的。”

楚靖聽了方證這番肺腑之言,心下也很是歎息,心道:“唉,你少林那些烏七八糟之事,我比你清楚。

你跟我說了一大圈,卻還是不同意唄!”

但其時一看眾和尚,那副隻要得方丈之令,就要舍身護寺肅穆之意,還是忍了忍。

遂點了點頭,說道:“方證,你所言楚某並非不知,我也非不通情理之人。

我讓你三派答應齊奉我令,實則是相信大夥兒,最為看重的信義二字。

也不一定非要你等做什麼!

你莫非這也看不明白嗎?”

方證自然明白,楚靖他也是勢成騎虎了,今日人數眾多,他就想要個名聲台階。

隻要少林空口應了就成,不需要真的奉命做什麼。

可這個台階,是拿少林千年名聲鋪成的,身為少林掌門,他沒法給!

遂點了點頭,絕然道:“居士,你所言深意,老衲心下皆明。

可敝寺上下有護法殉寺之日,絕不會有一體上下,齊奉他令之說。”

最後道:“而今有方尊命,還請莫怪。”

這一聲說完,整個少林寺齊聲響起了,陣陣悠揚起伏的焚梵唱唄聲,令人靈台一清。

楚靖看出來了,這情形,任他說的如何唇焦舌敝,方證都會推辭、拒絕、不受。

暗忖道:“和尚很硬,哪怕隻是一個,齊奉他令的虛名,都不願意擔了。

難道除了再打一場,殺服他們,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忽地腦中靈光一閃,問道:“方丈,楚某聽聞世上有門武學典籍,名曰《葵花寶典》,你少林寺見多識廣,你可知曉它的來龍去脈?”

方證聞得此言言,立時心潮迭起,仿佛掀起驚濤駭浪,可臉上也隻是略微一怔,便即說道:“這門武學,老衲曾聽前輩高僧講過,數十年前,曾在江湖上出現過,具體卻是不知道了。”

可楚靖聽了這話,心中陡增臆怒。

因為他可是清楚記得,原小說中方證和衝虛什麼都知道,他們對令狐衝,完全講了個清楚明白。

當然,那是為了讓令狐衝,知道嶽不群的真麵目,也是為了讓其出手,好阻止五嶽並派。

可到了自己這裏,絕口不認了。

不過他一轉念便即明白:“這和尚把少林寺名聲,看的比自己生死都重,在眾目睽睽之下,如何敢一五一十說出那等隱秘。

自己不是令狐衝那等單純之人,不好忽悠。說出來,少林名聲,可不真的完蛋了,都不用自己逼他們,這名頭就得臭!。”

遂轉眼看了一眼右手中的衝虛,心念一動,一股真氣到處,其被封經脈立時暢通,問道:“衝虛道長,不知你是否知道《葵花寶典》得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