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宗藩聯手 (二合一)(2 / 3)

很多比較膽小怕事的官員,見到皇帝如此震怒,第一時間就趕忙跪下,祈求別把怒火蔓延到自己的身上。偏偏沉憶辰依舊是傲然自立,甚至還不顧君前失儀的禮法,一雙眼睛直視著坐在龍椅上的朱祁玉。闌

“孔孟聖人曾言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臣是為天下萬民請命,是為大明江山考量,陛下你認為宗親應該排在哪個位置,又在誰的前麵!”

此言一出,這下殿內文武百官真的是倒吸一口涼氣,沉憶辰這小子以前就以年少輕狂聞名,現在完全可以稱之為不怕死了。

民貴君輕這玩意你平常說說可以,乃至於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麵規勸一下皇帝也沒問題。真正到了幹實事的階段,你用它來壓製皇權,該說是讀書讀傻了,還是猖狂到無法無天的地步?m.x33xs.com

以沉憶辰才華跟能力看來,肯定不是一個什麼書呆子,畢竟他的“沉學”堪稱離經叛道,還引發諸多儒學大家的駁斥跟反對。

那麼隻剩下後麵一種可能,這小子是真打算目無君父啊!

不過這句話的出現,卻讓殿外的言官清流團體感到異常振奮,大明開國以來自從“胡惟庸”桉廢相之後,就已經沒有什麼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說法,皇權成為實質上至高無上的存在,誰敢這樣直言駁斥君王?闌….天下,終究是天下萬民的天下,這才是古之禮法!

“沉憶辰,你!”

景泰帝朱祁玉怒目圓睜,一隻手顫抖指向了沉憶辰,想要說出一些嗬斥的話語,卻話到嘴邊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民貴君輕畢竟占據著大義,皇帝可以不遵守,卻不能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反對,這就是封建王朝的遊戲規則。

隻能說走到了這一步,朱祁玉始料未及,事態已經超出了他身為皇帝的控製範圍。可以想象今日就算不給文武百官一個交代,靠著皇權硬壓下去這場風波,明日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言官清流上疏討要一個說法。

再加之朱祁玉旁支登基,遠沒有正統皇帝的那種掌控力跟威望,易儲想法更是讓他站在了宗親跟文官集團的對立麵。要繼續采用什麼強力手段鎮壓言論,恐怕那日孫太後想要派兵鎮壓士子叩闕的後果,就會降臨到自己身上,國之動蕩!

“好,既然沉卿想要改革宗室弊端,那朕給你這個機會,當場舉行廷議吧!”闌

沒錯,景泰帝朱祁玉無論同意或者反對,導致的後果哪怕他身為帝王都有些承擔不起。那麼最好的辦法,就讓這個鍋文武百官一起背,讓廷議來決定是否執行《宗藩弊論》上麵的措施。

不得不說,明朝皇權雖然已經達到了曆史的次高點,僅次於清朝皇權的極限。但廷議製度的存在,某種意義上還是存在著“封建民主製”,沒到皇帝徹底一言堂的地步。

“閣部大九卿出列!”

隨著朱祁玉一聲大喝,站在左側前片的文官集團重臣麵麵相覷,他們沒想到這把火,硬是歪打正著的燒到了自己身上,錯失了作壁上觀的機會。

要是同意沉憶辰的上疏,那麼很明顯會得罪皇帝跟宗室,要是反對吧,看著殿外言官清流義憤填膺的模樣,可以想象在士大夫階層中自己的名聲會遭受多大損耗。

並且這次勳戚百官大半到場,不像以往的閣部內部廷議,結果勢必會傳遍大明,誰也不想成為反派被萬眾唾罵。

隻能說皇帝這招廷議用的好啊,把本應該屬於自己的決策權,甩到閣部大九卿身上。這樣至少不管結果如何,他都可以置身事外避免承擔宗室或者萬民的罵名,同時天下目光都被《宗藩弊論》吸引,更沒人廢後以及接下來的易儲了。闌

不過事已至此,不管心中是否願意,內閣大臣,六部尚書,以及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組成的大九卿,此刻都得硬著頭皮站出來表態。

有些人估計心裏麵此刻都在犯滴咕,早知道會出現這樣的場景,還不如請個病假躲在家中修養……

“諸位乃朝堂重臣,國之棟梁,《宗藩弊論》事關家國大業,你們表達是否執行吧。”….朱祁玉問完這句話後,就仿佛泄了氣的皮球,渾身無力的倚靠在龍椅。他的體力已經支撐到了極限,連最基本的帝王威嚴模樣都無法維係了。

麵對皇帝的問話,回應的確實沉默,堪稱無盡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