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告退。”
沉憶辰拱手緩緩退出了文華殿,曹吉祥一直就守在門邊恭候著,見到他出來立馬就迎了過去道:“沉閣老真是簡在帝心,近來萬歲爺很少與大臣這般暢聊過了。”
“承蒙陛下厚愛,本閣部隻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場麵話沉憶辰向來是說的非常溜,他不知道曹吉祥這是尋常的恭維,還是背後有著皇帝授意的試探,反正在宮中能表忠心的情況下,絕對不要“摳摳”。
“沉閣老真乃赤膽忠心,百官當引以為表率!”
論溜須拍馬的功力,曹吉祥是絕對不會遜色於沉憶辰,特別是在想要與之合作的情況下,更是把話盡量撿好的說。
對於這種虛偽的奉承,哪怕沉憶辰這些年在朝廷中樞,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但是言過了還是有著一股莫名的惡心。
“曹公公過讚,本閣部還有公務在身,這次就先行別過。”
“好,那咱家也就不多叨擾,沉閣老慢走。”
隨意拱手道別了一下,沉憶辰就轉身朝著文淵閣值房的方向走去。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曹吉祥臉上也浮現出一抹不屑,嘴中輕蔑的回道:“文人就是喜歡假清高。”
事實上在曆史上奪門之變發生後,徐有貞、曹吉祥、石亨這文官、宦官、勳戚鐵三角破裂因素,問題還真就出在互相看不上眼上麵。
徐有貞雖然自己品性也不怎麼樣,不過在擔任內閣首輔之後,那股莫名的文人優越感讓他著實看不起曹吉祥這樣的閹人,以及石亨這樣的大老粗,可以同甘苦卻不能共富貴,很快就翻臉互相攻訐。….真是驗證了那句古話,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m.X520xs.Com
《宗藩條例》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後,當天就通過宗人府審議,由通政司發布了出來,一時間在朝野間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可能誰也沒有想到,沉憶辰這部推翻大明祖製的《宗藩條例》,能真的頒布執行下去。特別是王府莊田收稅跟降等襲爵兩條,簡直改革了宗藩親王的命,搞不好就會引發天下動蕩。
不過對於這些輿論嘩然,沉憶辰沒有過多在意,相反他在《宗藩條例》頒布後的第二日,連內閣的當值都翹了班。帶著卞和一同前往了大興隆寺,站在了當初金廉跟李賢所出的閣樓,聽著道場內關於朝廷政策的討論。
何聞道跟嶽正兩人,此時就站在沉憶辰的身旁,臉上帶著一抹掩藏不住的激動,眼神中充斥著滿滿的崇拜。他們完全沒有預料到,沉憶辰會悄然來到大興隆寺,用旁觀者的姿態注視著一切。
道場內彭時處於主持的位置,他景泰元年榜眼的功名,完全可以做到令在場文人士子信服。如今距離景泰三年的秋闈不遠,來到大興隆寺講學辯論的學子數量陡增,目光望去黑壓壓的一片,恐怕有著數百人之多。
正中間有著一名沉憶辰不認識的青年學子,正在康慨激昂的訴說著《宗藩條例》出台的益處,並且從言談中能夠感受到他被“沉學”影響頗深,不再是以往的那種禮法空談,結合了實事做到了具體事務具體分析。
“聞道,季方(嶽正字),沒想到你們創建的大興隆寺講學,已經到了如此火熱的境地,為師感到頗為欣慰。”
沉憶辰感慨萬分的讚揚了一句,他本以為大興隆寺講學,最多就是個星星之火,今日一看已然有了燎原之勢。同時相比較官場的虛偽跟渾濁,這裏的文人士子充斥著熱血跟。
這才是大明未來需要的文人,而不是一群腐朽的理學家!
“恩師過讚,學生愧不敢當。”
兩人聽到沉憶辰讚揚後,紛紛拱手謙遜起來。
“恩師,其實學生並沒有做太多的事情,相反是恩師這些年用著自己的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告知了天下文人,什麼才叫做經世致用,什麼才是以行踐言。”
何聞道說這番話的時候,眼神中甚至飽含著熱淚。
想當年在西湖雅集上麵,各方學派百家爭鳴,唯獨自己向往“沉學”的經世致用,被視為離經叛道的歪門邪說。那時候被譏諷嘲笑的何聞道,人生陷入了一段黑暗的低穀期,是沉憶辰的突然出現用“聖人之道”,點燃了他心中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