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威懾諸藩 (二合一)(3 / 3)

但這僅僅是影響到了何聞道一人,如今能在大興隆寺出現應者雲集的場景,在於沉憶辰這些年始終知行合一。用山東治水、福建平叛,京師勤王、遼東禦敵、漠南開疆等等功績,告知了世人什麼才是真正的經世致用,把畢生所學用在了家國天下上麵!….看著紅了眼眶的何聞道,沉憶辰也是回憶起來他當年的赤子心,於是輕拍了下肩膀回道:“為師僅僅做了一點文人跟官員的份內之事罷了。”

“恩師做的可不僅是份內之事,而是給大明的文人學子們,豎立了一個前進的目標,這才有了今日的盛況!”

嶽正同樣熱血沸騰的回應著沉憶辰,他接觸到“沉學”的時候,沉憶辰已經成為了一方大員,所以得到了感受與何聞道是截然不同的。

正是把沉憶辰視為自己的偶像跟目標,他才會想著踏入官場去改變這個世界,不再空談那腐朽的義理,用自己的學識跟言行去匡扶天下百姓。

如果沒有沉憶辰這盞燈,就不會有如今的嶽正,更不會有今日這辛辛學子積聚於大興隆寺的場景。

聽著自己兩位門生的話語,沉憶辰一時不知道是該自豪,還是應該唏噓。他想起了曾經在紫禁城內,告別高穀時候對方給予的贈言,文人三不朽當立功、立言、立德!

立功或者立言,對於沉憶辰來說不是難事,他在自己的官宦生涯中早早就已經做到。但是立德讓眾人跟隨,沉憶辰卻始終沒有足夠的信心,亦或者說他不敢確定自己能改變這個世界的觀念。

這些年來為官沉憶辰心中很清楚認識,靠著權傾朝野以及朝中一群誌同道合之輩,確實可以強硬的推行改革。但是曆朝曆代的事例同樣告訴了沉憶辰,如果無法從本質上改變世人的思維,就算改革下去了到最後無非也是個人亡政息的下場。

如今的這一幕,終於讓沉憶辰看到了大明未來的希望,隻要自己堅持如一的做下去,那麼“沉學”就一定會傳播的越來越廣,從而改變傳統文人那腐朽的思維跟觀念。

並且今日看到參與大興隆寺講學的文人,幾乎全部是一些青年才俊,朝堂終將屬於他們。

“為師要是再謙虛下去,是不是有些虛偽了,能看到今日爾等身上那蓬勃的朝氣,與有榮焉!”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沉憶辰也是感到一股熱血上湧,仿佛有當年第一次看到梁啟超先生《少年中國說》的感觸。曆史的巨輪終究是在自己的推動下,轉向了另外一個方向,隻期望未來能越行越遠。

“恩師,要不你也下去講學一場吧,相信在場的諸位學子,必然會備受鼓舞!”

何聞道此時勸說了一句,京師的文人士子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期望能親眼見到恩師一麵,更別說能聆聽對方的講學。

麵對何聞道的“慫恿”,沉憶辰擺了擺手笑道:“為師這些年專注於官場,學問可不知道倒退了多少,要是這般毫無準備的貿然上去,恐怕不知會打碎多少青年才俊的幻想。”

這句話一半為真,一半玩笑,沉憶辰今日過來更多是忙裏偷閑,想要緩解一下接連兩個月編纂《宗藩條例》帶來的疲憊重壓,順帶切身感受京師年輕文人的思想潮流,不至於成為自己所鄙視的“老古董”。

“對了聞道,季方,其實今日為師過來,還真有一事想要與你們商議。”

“恩師請講,學生定然竭盡所能。”

何聞道跟嶽正兩人,當即就拱手表態,隻要是沉憶辰托付的事情,他們一定會做到。

“對於邸報這類東西,不知道你們了解多少,為師想要改良辦一份更貼切於底層的時報。”.

無限循環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您提供大神無限循環的我成了大明勳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