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的夜晚還是有著些許涼意,特別是在錦衣衛詔獄的潮濕陰森環境下,這股陰冷被無限的放大,以至於沈憶宸進入後都要披上一件外套。
對於詔獄沈憶宸算是個「常客」,不管是看望他人還是自己親身入獄,總歸進進出出過好幾次。
襄王跟魯王兩人畢竟身份尊貴,哪怕入了錦衣衛的詔獄,依舊被安置在特意收拾過比較幹淨整潔的牢房中。指揮使趙鴻傑陪在沈憶宸的身邊,走在前麵領路的是詔獄副千戶魏三。
當初因後宮幹政的事情,沈憶宸被關押入詔獄的時候,就是這個魏三替他鞍前馬後的傳遞消息。事後趙鴻傑就想辦法把魏三提拔了起來,如今掌管詔獄算是絕對可靠的心腹。
「沈閣老,兩位王爺入了詔獄到不怎麼配合問話,加之他們身份尊貴也不敢用刑,隻能關在牢房中候著。」
魏三一邊領路,一邊簡單的介紹了下情況。
對於會發生這樣的局麵,沈憶宸並不意外。除非是真正的騎兵謀逆在戰場上被俘虜,一般情況下大明親王是不可能上刑的,天潢貴胄代表著皇家尊嚴,動他們就等於打皇帝的臉。
哪怕就是在戰場上,當年建文皇帝朱允炆為了口碑顏麵,還留下過一句著名的「勿傷吾叔」。從而致使平叛官兵投鼠忌器,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自掘墳墓。
「我知道了。」
沈憶宸點了點頭,其實他過來的目的不是審問,而是宣判,襄王跟魯王兩人願不願意配合已經無關緊要。
來到牢房麵前,襄王很平靜的坐在穿上閉目養神,魯王卻是有些急躁的在房中走來走去。直到看見沈憶宸的到來,立馬撲到了柵欄麵前吼道:「沈賊,別想著再誣陷一次魯王謀逆,本王要麵聖向陛下澄清一切!」
畢竟有過前車之鑒,朱泰堪內心充滿了恐慌,他害怕自己會不明不白的死在詔獄之中,就如同當年的父王「自盡」一樣!
「魯王,如果陛下願意見你的話,還會被關押到詔獄中來嗎?」
沈憶宸皮笑肉不笑的回了一句,語氣比詔獄中的環境還要陰冷。
當年三省八府之地餓殍遍野,罪魁禍首是魯靖王朱肇煇,但王世子朱泰堪身為從犯,卻成功脫身沒有遭受到任何懲罰,順利繼位成為了現任魯王。
沈憶宸其實是起過殺心,想要動用手段讓朱泰堪步他爹的後塵,用來討回一個公道,以及告祭韓勇的在天之靈!
但是皇帝一再強調要留兩王性命,代表著他在心中默認了沈憶宸是誅王的幕後主使,擔心會再度出手。這種情況下要弄出什麼死亡事件,必定無法容於景泰帝朱祁鈺,他哪怕再大度都不可能接受。m.X520xs.Com
考慮到皇帝今日在禦書房又「敲打」了一遍,沈憶宸隻能按捺住自己的殺心,不過那股磅礴的殺意還是無法徹底掩蓋。
這股氣息正統年間朱泰堪感受過一次,他再熟悉不過了,臉上的神情立馬就從威脅轉變為了惶恐,下意識後退了一步色厲內荏的回道:「沈憶宸,你要是謀害本王,陛下絕對會徹查到底,不會再容忍你的謀逆之舉。」
「魯王,你是怕了嗎?」
沈憶宸一眼就看穿了對方內心的孱弱,忍不住嘲諷了一句。
後世經常嘲笑明朝文人的迂腐虛偽,但至少在大禮議之爭廷杖的時候,依然有文人高呼著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可在明末山河破碎之時,大明宗室藩王國家養了足足兩百多年數十萬人,又有幾人站出來殉國?
一部南明史,堪比半部趙宋的屈辱史!
「沈憶宸,要殺就殺,羞辱宗室親王,真以為你到了隻手遮天的地步嗎?」
一道幽幽的聲音從旁邊牢房傳了出來,閉目眼神的襄王朱瞻墡睜開了眼睛,臉上的神情卻十分坦然。
數度監國的經曆,讓他的閱曆跟見識遠超魯王朱泰堪這種二代親王,敢定謀逆之罪背後定然是皇帝的授意,怕也好不怕也罷,說再多都毫無意義。
與其彰顯心中的懦弱被一名臣子羞辱,還不如保持身為大明親王的尊嚴跟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