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話的聲調的都變了,直愣愣的看著那位負責通知的工作人員,那位工作人員趕緊把剛剛收到的電報遞給周偉。
電報上的內容很簡單:“新型鋁合金海水耐腐蝕問題似以解決,以酌人帶樣品趕往局裏,做進一步驗證!”
雖然字數不多,但涉及到的事情卻十分巨大,更意義非常,以至於周偉反反複複看了好幾遍,都覺得自己是在做夢。
要知道半年多前,兵工係統的專家組在進行109魚雷的技術鑒定時,漓東廠製造的魚雷新型鋁合金外殼在第一階段就遭遇了失敗,導致整個項目被專家組判定為不合格,回爐重造。
雖然當時大家夥都沒什麼,但西南兵工局上下心裏卻很清楚,這109魚雷的新型鋁合金外殼就算不撲街,最終也會變得半死不活,從此成為眾多被瓶頸卡死的項目之一。
因為他們這些內行人都清楚,這種涉及到材料性能研究,工藝規劃匹配,製造技術創新的東西,別是漓東機械廠,就算是西南兵工局也無力承擔。
要知道,那可是需要砸大把大把資金都未必能見成效的東西,更何況西南兵工局手裏還沒錢。
等到前不久,西南兵工局從兵工係統方麵得知,作為109魚雷仿製的母型號,某國的A—44型“白頭”輕型電動反潛魚雷的實際生產工藝與公開資料上記載的工藝大相徑庭,屬於獲得專利保護的內部版本後,西南兵工局上下更是對109魚雷項目的前景一致看空。
倒不是西南兵工局不想在這個項目上在堅持堅持,而是從改開到現在,類似109魚雷這樣剛開始前景一片大好,後來就無疾而終的例子太多了。
畢竟西南兵工局下屬可不止漓東機械廠這麼一家,而是整個西南地區大大百餘家大三線、三線企業。
起初西南兵工局也是寸土不讓,跟上級擺事實、講道理、哭訴過去十多年三線建設的不容易,可隨著平均一年近0個項目被無情的砍掉,到得如今,西南兵工局也有些麻木了。
正因為如此,這一年來西南兵工局將重點放在幾個關乎國計民生的大項目上,類似109魚雷這樣的項目,能保則保,保不下來也就不在刻意強求。
相較於此,西南兵工局更在意的還是下屬企業的轉型和營收能力。
正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那麼多前途不錯的項目,西南兵工局是自己想放棄的嗎?實際上他們一個都不想放棄,上級也允許西南兵工局去嚐試,但所需的費用西南兵工局要自己負擔。
如此一來,西南兵工局不想放棄也得放棄,因為他們根本就拿不出那麼多錢去支持相關的技術研發和技術迭代,也就沒辦法堅持自己的想法。
這便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最後西南兵工局不得不向現實妥協,收起不切實際的理想,推動下屬的大三線和三線廠積極轉型,增強營收能力,從而擴充西南兵工局的腰包,如此才能保留更多的好項目。
漓東機械廠預計的轉型改革便是西南兵工廠此輪自我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結果卻遭到廠長杜衛國的激烈反對。
其實不止是杜衛國,換做任何一個廠的廠長都會跳著腳的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