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儲君的養成(2 / 2)

吳淞口就在長江的出海口邊上,從東南亞運來的胡桃木,可以直接卸在船廠內,這就省了一大筆運輸的成本。

必須承認,英國人確實具有海洋意識,選址的眼光極準。

隨著英國船匠的陸續就位,武昌造船廠和吳淞造船廠,幾乎同時動工,開始興建。

二戰時,為了方便維修,歐美日的航空母艦上,鋪的都是柚木製成的甲板。

吳淞口造船廠是英國商人全資的造船廠,武昌造船廠則是中英合資的造船廠。

“安徽青陽縣突然山洪爆發,衝垮了剛剛修好的河堤,造成了數千人被淹沒的慘劇,你們怎麼看?”玉柱抖著手裏的奏折,冷冷的問兩個最年長的兒子。

張廷玉親眼看了造船廠的第一艘巨艦之後,心裏已經明白了,必然會花錢如流水啊。

客觀的說,英國樂意向華夏帝國輸出二流戰列艦的造艦技術,除了極為有利可圖的海上貿易之外,玉柱對英國人格外友善的態度,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軒玉和小鐵錘,按部就班的學習了縣域、州域、府域和省域的奏折,並總結出了一整套看透情弊的方式方法。

管戶部的大臣,不會叫苦,等於是白幹了。

客觀的說,隻要逐漸培養出了本土成體係的造船技術人員,即使讓英國人賺走了一部分造船的錢,也甚是值得。

這麼多年經驗告訴玉柱,隻要是張廷玉答應的事情,都非常靠譜,玉柱也就放心了。

但是,英國人和米國人一樣,關係再鐵,一流的軍工技術,也都會留一手。

“回皇父,臣兒以為,河堤的垮塌,必然是有人貪了河工銀子。”小軒玉的回答,令玉柱十分滿意。

嗯,很好,這麼多年的學習研究各地的奏折,就算是傻子,也可以看出縣裏的各種名堂了吧?

“回皇父,臣兒以為,那起子貪官汙吏們,雖然個個該殺。但是,更該殺的是監督修堤的監工衙門。”小鐵錘的分析,令玉柱頻頻點頭。

不過,在金錢+美人的深度腐蝕之下,玉柱知道了這種油,其實是木蠟油。

造船的事情上,英國人確實擁有獨門絕技。

在木製帆船的時代,長江之上,其實隻要是江岸邊,都可以建設造船廠。

“那好,你們兩人馬上動身,一起去青陽縣,務必把破堤之事,查得水落石出。”玉柱毫不遲疑的給兒子們壓上了重擔。

橡木的距離太遠了,運輸成本過高,而東南亞盛產的胡桃木,就成了比較好的選擇。

為了防備貪官偷工減料,玉柱特意成立了,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的監工衙門。

曆史上老四,為啥精通各地的情弊?

說白了,就是老四出門辦差的次數,比別的兄弟們,多得多了。

出京辦差的次數多了,民間的疾苦,自然也就一清二楚了。

讓兩個兒子一起去查案,誰查得細致,誰查得粗疏,一目了然。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玉柱的兒子們,逐漸成年了,也都可以派差事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