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2 / 3)

偏偏這人,早在幾年前,就被自己用兵權換了出去。

被夏寒這樣注視久了,趙宸熙逐漸有一種無法麵對的感覺。轉開眼,重新開了口,

“夏寒,朕一直都想知道,夏家早在三年前就已經退出朝堂了,為什麼到這個時候你們還要回來。我記得當年你的兄長夏軒,應該是對朕有不少怨恨吧?”

但偏偏夏軒在之前為保護他脫圍,留在原地斷後,現在怕已是……

夏寒一愣,似乎不懂趙宸熙為什麼這麼問,“陛下,臣為君死天經地義。夏家雖然退出朝堂,但隻要還存在大淵一天,就誓死守護陛下的安危。兄長他……也絕沒有過怨恨陛下的意思。”

“朕知道了,”趙宸熙擺擺手,打斷了夏寒的解釋,“朕就說說而已。從通州邊關趕到京師,你們也吃了不少苦吧。”

夏寒抿了抿唇,低聲道:“臣等救駕來遲,還望陛下恕罪。”

趙宸熙好笑的反問:“夏家都退出朝堂三年了,還能在關鍵時刻救朕一命,何罪之有啊?”

夏家退出朝堂後,勢力大部分都是被趙宸熙自己接手了。剩下的,也就三三兩兩幾個低階閑職。確實有些難為夏家還能在接到消息後,這麼快能從通州趕來京師了。

如果夏家還能有當年的勢力,有他們護駕的自己,也絕不會落到這個地步。隻是這又能怪誰呢?夏家是他自己一手分解並且接收的。

因果輪回啊,蒼天還真是待他“不薄”!

兩人閑聊的幾句話時間,身後的火光已經近在咫尺了。夏寒似乎也懂了趙宸熙的意思,看向他的眼神裏,蒙上了一層哀傷。

看著夏寒的神色,趙宸熙知道他已經猜到了自己的打算。

也是,夏寒一向聰慧,哪會不懂。聽說在被自己招入宮前,他的文采就早已成名整個通州。剛才一路護送自己,武藝也絕不比自己的十六衛差。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被自己鎖入深宮八年之久,最後被自己拿出去換了兵權。

趙宸熙突然問夏寒,“你說,朕這個皇帝,是不是做的很失敗?”

接著,自己又想了想。忽然發現識人不清、寵幸奸妃、剛愎自用這些他所認為的昏君的形容詞,原來都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

一聽到皇帝這樣說,夏寒連忙搖頭,生怕趙宸熙誤會,“陛下何必妄自菲薄。在臣心裏,陛下自然是最聖明的君主。”

趙宸熙覺得好笑,剛想跟他自嘲兩句。卻發現夏寒看向自己的眼神實在太真誠了,真誠到他都不知道如何反駁。

莫名的,趙宸熙突然回想到先皇還在世時,對夏家的評價:夏家出來的人啊,幾乎都是國之棟梁,也全都有顆愚忠的死腦袋。

其實,對於皇帝來說,擁有那麼幾個愚忠的臣子,也許才是最大的成功吧。

“不說這些了。”看著已經開始散開包圍他和夏寒的火光,趙宸熙道,“你還有多的兵刃嗎?”太子時期,趙宸熙的騎獵課也常常被先皇稱讚,即便登上帝位後,也沒全部拋下。練武場到也是常去。今天倒也讓這些亂臣賊子看看,他這個皇帝,究竟是不是那麼的軟弱可欺。

夏寒聽著趙宸熙的話,看著逐漸縮小的包圍圈,不知道在想什麼。半響,似終於想開,回頭對趙宸熙灑然一笑,“臣當年多次聽馮老將軍稱讚陛下的英武。今日能親眼所見,實在三生有幸。”

說罷,直接取下把自己的佩劍,雙手奉給趙宸熙。

趙宸熙看著夏寒的笑容陡然間有些愣神,有些恍惚的接過佩劍。還沒等他回神,夏寒卻已經衝向了前方未成型的包圍圈裏。

夏寒衝向的火光處頓時傳來一陣打鬥的喧鬧。但夏寒卻不戀戰,劈手躲了一個士兵的大刀,就又回到了趙宸熙身邊。

而周圍的追兵似乎也還在顧忌著什麼,並沒有跟著衝上前來。

夏寒回到趙宸熙身邊後,立刻提刀轉身,擋在趙宸熙之前。筆直的站在月色裏,迎著越來越近的火光,朗聲開口道:

“大淵天下,朗朗乾坤,豈可任爾等宵小作亂犯上!”

說完,直接衝進了前方的包圍堆裏。

看到周圍的追兵因為夏寒一人而兵荒馬亂的場景,趙宸熙也覺得心裏一陣暢快。大笑一聲,也提劍跟著夏寒身後而去。

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較量,哪怕夏寒真的可以以一當百,他們也衝不出這層層疊疊的包圍圈。

喊殺和兵刃劃開血肉的聲音擾亂了聽覺,火光和飛濺的鮮血模糊了視線。

趙宸熙不知道自己究竟砍殺了多少叛軍,也不知道自己自己身上有了多少的刀傷。連痛覺,似乎都已經麻木了。

叛軍對他這個皇帝,多少還有些顧忌的原因。可是對夏寒,就沒有留情的餘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