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光是憑著這篇論文,他們就該再拿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
最終王衡老院士對這篇論文隻字未改,老院士隻是滿臉欣慰地評論道:“小寧,你和秦克在偏微分方程與阿貝爾群方麵的造詣早已遠遠超越了我。這篇論文我在一個小時內匆匆看了一遍,隻能說是勉強看懂一半左右,自然提不出任何有價值的意見,隻能確定整體的邏輯脈絡應該是正確無誤的。你們就這樣投稿吧。我相信整個世界的數學界與物理學界,都在盼著你們這篇劃時代的巨著誕生。”
大廳裏沒發出任何質疑或者覺得這評價太高太誇張的聲音。
原本還有人鎖著眉堅持看到最後,想著的就是前麵我看不懂,後麵說不定有我能看得懂的部分吧?
尤其他們大多數在心裏嘀咕著證明過程不是秦克寫的嘛,寧青筠頂多隻算是小修小補,又要被“帶飛”一次了,但看到後麵那娟秀漂亮字跡寫出來的論文部分,他們就傻眼了。
數學上靈活運用了十幾門細分子學科知識、公式定理、數學處理方法的的複雜運算也就罷了,寧青筠還引入了越來越多的極深奧的粒子物理理論內容,除了那兩個物理教授還能看懂一二外,其餘數學家們更隻能大眼瞪小眼,看著熟悉的中文如看天書。
此時聽了王衡老院士的話,所有人都下意識地默默點頭,不管心裏是妒忌還是驚歎,對眼前這個依然保持著十八九歲嬌俏相貌、卻已然站到了國際數學界、國際物理學界頂峰的女孩都再無半點不服氣。
寧青筠信心大增:“謝謝老師,那我上去投稿了?”
“去吧去吧,小心點。小殼,你陪著小寧。”王衡老院士怕寧青筠上下樓梯有危險,特意溫聲叮囑了秦小殼一句。
秦小殼搞怪地行了個軍禮:“遵命,王爺爺!我必定保護好嫂子!”
看著寧青筠與秦小殼走上了二樓,消失在書房房門之後,今年已經52歲的薛維康院士感歎了句:“人人都說數學是揭示宇宙真理的語言,我研究了一輩子數學,直到現在,才深刻地意識到這句話有多正確。”
眾人又下意識地認可點頭。
哪怕他們大多數都不是物理方麵的專家,但對這篇論文對物理界的重大意義,他們還是能有個大概的認知。
如果說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研究了宇宙萬物的本源,那這篇論文就是將這個“本源”以數學的方式來清晰準確地描述出來!
這對國際物理學界、尤其是理論物理學界來說,必將會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
等寧青筠到了書房,打開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時,人工智能微光已完成了論文從手寫稿到電腦文字稿的轉換,還將中文翻譯為了英文。
得到秦克和寧青筠這些年來的重點“教導”下,加上升級到了LV4,現在微光對於學術論文的翻譯已非常精準,無論是翻譯為英文還是國際主流國家的語言都沒任何問題。
寧青筠隻是檢查了一下關鍵點的語法詞彙,確定沒問題後就直接將這篇名為《楊-米爾斯方程的質量間隙問題證明及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數學化解釋》投稿到了《數學年刊》。
當初在投稿《以二次優化後的青檸海嘯風暴流循環算法求出“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論文時,法爾廷斯為了兩人更好地競爭諾貝爾物理學獎,主動建議兩人轉換到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數學學報》,這份情誼寧青筠一直記著,所以這次的論文,便優先投給了《數學年刊》。
而且這樣的長篇大論文,隻能出個專刊了,這方麵《數學年刊》更有經驗。
投完稿後,寧青筠又將論文用秦克的賬號上傳到arXiv上。
搞定這一切,她也不太想與陌生的師兄師弟們聊天,便和秦小殼打了聲招呼,自己去了秦克的房間休息。
秦克還在睡覺,呼吸很均勻,根據寧青筠對他的了解,大概秦克快要醒來了。
寧青筠輕輕地躺到他的旁邊,握住秦克的大手,與他十指緊扣。
嗅著老公身上熟悉的氣息,滿滿的安全感與依賴感便流遍寧青筠的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