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暗了下來。
暗的有一種壓抑之感。
大屏幕亮起。
《光亮》。
來了,後台的林羽心髒有力跳動,這首來自周深的歌曲,將會在這個舞台上大放光彩。
而洛若則隱沒在黑暗之中。
大屏幕上出現了紫禁城的遠景。
大雪紛飛,白茫茫一片,紅牆碧瓦在白色中格外醒目。
孤寂深靜的雪景,襯托著厚重又滄桑的紫禁城,有一股蕭瑟到地之間唯此一城的孤獨感。
雪地裏一排腳印,一直延伸到宮門外。
鏡頭上移,城樓上站著一個身穿明黃色九龍冕服的年輕子,正在極目遠眺。
遠遠的麵目瞧不真切,依稀有點像是林羽。
而鏡頭再拉近,這年輕子長歎一聲,一揮袍袖背過身去。
鏡頭向著他的背影不斷推進,畫麵逐漸轉暗。
一個大大的1644跳了出來,知道鏡頭推到年輕子背部徹底變黑,1644占據了整個屏幕。
1644?
子墨蹙著眉頭,久久沒有從那磅礴又滄桑的感覺中走出來。
這是崇禎帝,朱由檢?
她熟讀曆史,當然知道1644年是崇禎帝吊死在煤山,大明王朝垮塌的一年。
此時前奏響起。
她眼前一亮。
剛剛想誇讚這個片頭畫麵做的相當驚喜,極有曆史感。
沒想到,這個前奏相當有現代氣息。
鍵盤加電吉他,輕柔平和,隻有四個八拍,和弦簡約。
雖然簡約,卻有一種格外細膩溫馨的感覺。
其實剛剛那個片頭給人一種壓抑感,陡然心生刺痛。
因為1644年之後,華夏文明的演進被打斷,從此進入了漫漫長夜。
但這種壓抑隻是短短一瞬,這前奏迅速將人從那種即將沉淪的無助感之中帶了出來。
燈光亮起,洛若緩緩前行,然後開嗓。
“海上,一陣風吹起,白雲湧向陸地,季風帶走沙粒。”
大屏幕上,再次出現了紫禁城的遠景。
左下角有一個大大的01年。
整個畫麵遼闊又清新,紫禁城在碧空如洗之下,顯得大氣又莊重。
配合著洛若的嗓音,有一種在紫禁城中自由徜徉享受美好年代之感。
導師席上,淩一傑他們三個都激動的不行。
剛才那段片頭,顯然是花了點錢更是動了心思的,沒想到元未央這麼願意投入到一個舞台設計上來。
這麼有新意,又這麼隆重,想必花費不菲。
而且洛若這一開嗓,直接讓他們本來有些沉重的表情一下子就柔和下來。
真好看啊!
鏡頭開始推動,這次不是俯拍,而是平直地推進,像是跟著洛若的步伐在紫禁城中暢遊一樣。
“這段主歌都是大海啊季風啊四季啊,這些流動性的意象,像極了一個女孩暢遊紫禁城的心理活動,雀躍又細膩溫柔。”
淩一傑忍不住了一句。
沈硯霜跟江航齊齊點頭。
光是這片頭,以及洛若這一段,基本穩了。
這滿滿的期待感,濃濃的高級感。
學員跟觀眾們也看的津津有味,總覺得這1644年的紫禁城跟01年的紫禁城之間,存在著無數的故事,此刻,洛若正在一步步揭開這個故事。
林羽在後台也是心潮澎湃,忍不住想為洛若點讚。
這一開嗓,簡直完美。
一個女生在紫禁城流連時,為厚重滄桑的曆史感所震撼,感到了自身的渺。
原本因為學業、家庭、友情以及懵懂少女心思等引起的一些哀愁,在浩瀚曆史之前,猶如為賦新詞強愁一樣,很快消散,隻剩下對曆史的敬仰,以平和又帶著感情的目光去觀察紫禁城的每一個角落。
仿佛能看到無數的景象,曾經有少年子在這裏熱血宣誓,有成群的宮女在雨落之前躲向屋簷,某位孤單的妃子在宮牆之內發出歎息……
少女的浪漫想象,在洛若的嗓音之中顯露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