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鮮活的生命,又枯萎的痕跡。”
這一句,洛若依然延續著平穩的中音部,平靜之中似乎又有著無盡的暗流。
藍白雲之下的紫禁城,並不像是表麵看到的那樣簡單,隱隱折射著滄海桑田,日升月落,花開花落等大道至理。
而當洛若將這一句生命渺又偉大的感覺唱出來之後,林羽長長舒了一口氣。
太棒了!
洛若終於還是頂住了壓力,將他所要求的都呈現了出來。
太不容易了。
他選這首歌真的很明智,就因為洛若從飽受曆史的熏陶,這首歌太適合她了。
他很期待,接下來的預副歌洛若能不能維持住這個水準。
“是奔跑中突然襲來的風雨,是黑暗中一根火柴燃燒的光明。也許你猜不透未知的宿命,像流星飛翔著它卻不知目的。”
這是預副歌的一段,幾句歌詞直接將華夏那百年前的屈辱近代史潑灑出來。
明明是01年的紫禁城,明明是一個年少無憂的少女,在一個明媚的下午,在這裏漫步。
卻一下子從輕柔與溫情之中跳出來,轉向了那風雨飄搖的黑暗記憶。
這像極了一個少女為曆史滄桑厚重所感,拋開了個人的遐思,開始深度地去認識紫禁城,觸摸那些光鮮背後的不堪,將個人的渺上升到了家國的宏大。
“可是啊,我卻,卻願意相信,最渺最微弱最柔軟最無畏的你。
用盡了全力,努力地回應,再無邊再無盡再無解總有一線生機,光亮你自己。”
預副歌這後麵半段,便是洛若這個少女跟紫禁城的對話。
她們曾經都經曆了渺微弱,經曆了危難艱苦,那無盡的風雨,可是她們都堅持了下來,努力重新煥發生機。
有無盡的生命力在流淌,不僅僅是個人,也是整個華夏民族的生命偉力,每一代都在傳承這些努力與堅持。
我們都渺,卻能發光,發出微微的光。
這是個少女突然的頓悟,突來的升華,這對她個人的命運也是一次洗禮。
帶著些悲憫,悲憫這座宏大紫禁城曾經的不堪記憶。
帶著些安慰,試圖將紫禁城當做一個活生生的對象去安慰。
她在傾訴,想要告訴這個像是有生命力的紫禁城,一切都過去了。
她甚至將目光一抬,望向了更遼遠的時空,望向了1644年,那一個悲壯的身影。
1644年的崇禎。
場下,所有人看的如癡如醉。
這麼美的畫麵,這麼有故事的少女嗓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隻是所有人都在疑惑,林羽在幹嘛?
為什麼林羽還不出場?
就這麼讓洛若一個人唱完整段主歌跟副歌?
當然不是,這首歌並不是傳統的主歌副歌,而是主歌預副歌,然後,以一段戲腔作為副歌。
大屏幕忽然一分為二。
洛若站在一邊,是01年的紫禁城。
而另一邊,則是1644年的紫禁城。
原本黑暗的半邊亮了起來。
林羽出現在了1644年半邊的紫禁城前麵。
剛才燈光暗下來的時候,他已經衝後台轉到了前台,跟洛若一起完成了站位。
“哇!”
無數人發出驚呼。
子墨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林羽。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林羽穿著一身明黃色的冕服,扮成了一個明朝皇帝的形象。
1道旒的明代帝冕,長長的假發,那假發黑白相間,兩鬢霜白,觸目驚心。
此時才歲的崇禎帝,居然已經頭發白了半邊,憔悴又滄桑。
而林羽跟洛若彼此對立,目光相接,仿佛彼此的目光都能夠穿越時空看到彼此。
淩一傑等三個導師直接站了起來,身子都在微微顫抖,激動的不出話來。
這大屏幕一分為二,林羽跟洛若各自站在兩端,互相凝望,這個畫麵,實在是太有衝擊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