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是一首好歌,無論是作詞、作曲還是編曲,都極具藝術性,且有人文內涵。
這是一首在01年新出來的歌曲,作為大型紀錄片《紫禁城》其中一部的主題曲。
周深的演繹,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所以,他也絞盡腦汁,想要將這首歌用一種更加生動的方式去演繹出來。
舞美設計是他跟元未央一起完成的,洛若也參與其中,從她的角度提出了不少有可行性的建議。
隻要能夠成功將這首歌以設計好的樣子呈現出來,絕對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因為這是一首極為特殊的歌曲。
洛若將她的部分完成的相當出色,接下來就看他的了。
“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蓑煙雨任平生。”
子墨頓時頭皮發麻,這一句戲曲念白,真的太驚豔了。
充滿著悲壯與灑脫,有著不屈與決絕。
這是蘇東坡的一首《定風波》。
這位遮蔽亞洲空曾達千年之久的偉大文人,曾經為霓虹國舉國膜拜數百年的大文豪,留下了無數經典名篇。
隻是不知道,林羽這首歌為什麼要節選這一首?
不斷有觀眾驚呼。
就連淩一傑他們也再次站了起來。
大屏幕上,不再靜止,而是各自出現各自的場景。
洛若那邊,再次成為了俯拍,人頭濟濟,無數遊客在光鮮巍峨的紫禁城遊覽。
間或拉成近景,歡聲笑語,三三兩兩自信的拍照留念。
林羽背後,則是他扮成崇禎的樣子,在宮殿之中的日常。
操心朝政,批閱奏章。
三更睡,淩晨起。
痛罵拍案,涕淚橫流。
親手縫補打著補丁的龍袍。
“暢音閣裏終一敘,六百年一粟,滄海一夢。”
這半段戲曲念白,則老態盡顯,恍如隔世。
又像是對著洛若在。
洛若那邊的畫麵多了不少祥和平安。
而這邊的畫麵則是烽煙四起,山河狼藉。
他奮筆疾書,隨手一甩,一張帛書甩向鏡頭,清晰的三個字:罪己詔。
林羽此刻情緒已經充盈,張口唱道:“可是啊,我卻,卻願意去相信,最渺最微弱最柔軟最無畏的你……光亮你自己。”
這一段預副歌他一氣嗬成,蕩氣回腸。
這是崇禎帝對自己所,也是對洛若這個穿越者所。
他18歲登基為帝皇,雖少年子卻努力勤政,艱苦樸素,嘔心瀝血,以至於他壯年白頭。
實際上大明早已腐朽不堪,災不斷,閹黨禍亂朝綱,東林黨人撼動國本。
這大明的無解濫觴,他未嚐不知,卻依然勵精圖治,想要力挽狂瀾,隻因為他是朱家子孫,大明子朱由檢。
這一段歌詞,後麵的大屏幕上場景再變。
洛若那裏,鏡頭垂直拔起,紫禁城漸漸縮,鏡頭中展露著整個豪華磅礴的現代大城市,帝都,正當大治,風華正茂。
可是林羽那裏,則是屍山血海,帝都四處烽火,頹垣斷壁。
崇禎帝手持利劍,砍殺妃嬪,然後吊死在了煤山上。
屏幕上一張血書,上麵寫著“……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全場皆悲。
這一刻,所有人都像是讀懂了崇禎。
也讀懂了他一死以全漢人子尊嚴的背後,是他的一腔悲憤熱血與悟徹。
暢音閣裏終一敘,他告訴穿越者洛若,每一個人都有他的使命,他有作為大明子的使命,在這浩瀚曆史長河之中發出瑩瑩光芒。
曆史上無數先賢曾經發過光,各領風騷數百年,如寫出《定風波》的蘇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