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丘澤半下午的時候,又去了趟裝飾城。
沒錯,店鋪已經成功拿下了。
不算什麼複雜事,人家招租廣告貼在那裏,你有意剛好遇到,聯係房東過來看看店麵,商量商量,合適也就拿下了。
縣城店麵不緊俏,這大過年的出來找店麵的人更不多,兩聯店麵,67平方,自帶一個衛生間,估計也是前麵搞服裝店的人弄的。
這事李丘澤還挺想吐糟幾句的。
在一個開發區的區旁邊開服裝店,腦子是被門擠了嗎?
方圓一公裏都沒有第二家服裝店啊。
有些生意是必須紮堆做的,服裝就是最典型的一個。
裝修還沒少花錢呢,鋪了地板磚,吊了頂,弄了射燈。
他不用打聽就知道,之前那個店主絕對是個年輕,並且是人生頭一回做生意。
這就是很多人第一次做生意時,最容易犯的錯。
潛意識裏總以為隻要自己把店鋪搞好,弄得好看有檔次一些,肯定不缺生意。
實際上根本還沒入生意這個門。
本生意,講究的是一個能省則省,錢都是省出來的。
你的客戶群體就是市井民,搞得太排場反而不接地氣。
講究排場、門麵、氣派,那是有一定規模的生意才需要的,因為客戶群體不同,你的檔次需要配得上客戶的身份,那樣他們才會光顧。
簡而言之一句話,做任何一門生意之前,首先你必須要知道自己的客戶群體。
沒弄清楚這一點,或者還模棱兩可的時候,還是不要貿然行動的好。
李丘澤直接和房東談的年租,一年七千塊錢,不到六百塊一個月,他們這邊目前的行情就這樣,然後每年上漲5%的租金,擁有優先租賃權。
後麵這幾條規矩,幾乎全國各地都是一樣的。
房東巴不得賺筆過年費,有輛豐田,特地載著他去銀行取的錢,當場簽了合同,一手交錢一手交鑰匙。
67平方的麵積,開家超市足夠了,另外李丘澤還計劃隔個17平方出來,弄間房子給老爸老媽住。
你讓他們去租房住,那是不切實際的。
沒房間打地鋪他們也不可能去租房子。
老一輩的人就是這麼節省。
李丘澤都懶得勸,了也沒用。
縣裏的裝飾城是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興起而興起的,如今已經頗具規模,隻是顯得有些混亂,沒個細分,比如一家賣膩子粉的店鋪隔壁,很可能就賣高檔廚衛。
據縣裏幾家口碑還不錯的裝修公司,也開在裏麵。
其實他們這邊一般人家裝修房子,都不帶找裝修公司的,親戚和熟人裏麵,總能找出一兩個木匠、水電工和泥工。
裝修房子也就這三個工種。
水電工先進場排水管和電線,完了泥工入場鋪地板磚,最後木匠進場吊頂打櫃子,這一套全弄好後,電工再過來一趟,把該接的燈具給接上。
也就完活兒了。
新裝修的房子晾它三個月,便可以搬家入住。
這樣的好處就在於省錢。
師傅那邊可以談按包平方算,還是論工日算。
不過很難搞出什麼新花樣,裝修出來的房子千篇一律,甚至還是好幾年前的老舊風格。
找裝修公司就是這點好,人家聘請有設計師,能整出些花活兒,還能很好的按照你的想法給出設計方案。
缺點就是貴。
另外你還得仔細看著,謹防他們以次充好。
比如明明談好的用品牌瓷磚,最後給你搞個花紋一樣的三無產品,此類例子屢見不鮮。
所以李丘澤趁著下午有空,多走了幾家,先沒深聊,主要看看老板的言行舉止,多少能看出些性格和人品。
那種話很好聽,胸口拍得啪啪響的,他直接忽略了,最後選中了一家叫“德旺裝飾”的公司。
公司是子承父業,德旺就是現任老板他爹的名字,是個老木匠。
現在的老板挺年輕的一個夥子,武漢讀的大學,學的室內設計,這不家裏生意也有點規模,重要的是父親手裏有關係和資源,便回來縣裏發展了。
戴一副黑框眼鏡,白胖白胖的,挺斯文的模樣,甚至不太會話,簡單問了一下李丘澤的需求後,直接打開電腦給他看成品。
都是他以前給別人設計的現實案例。
李丘澤就喜歡這種拿本事話的人。
倆人算是一拍即合。
老板開著麵包車,將他帶到清河郡,李丘澤又聯係了王,讓把鑰匙送過來。
貸款的事情還沒搞定,他暫時沒拿到鑰匙。
不過問題不大,以他一個月十萬的流水,卡裏還放著十七萬現金,區區三十萬的房貸貸不下來就奇怪了。
買的別墅,那最終還是李丘澤選定的,因為父母哪套都無所謂,沒個主見,他便在臨近蘄水河那排選了一套,一側靠著一條柏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