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你連鐵絲網回收體係都做了?”宋嵐中將真的有些被陳韶驚到了。傳統軍人普遍有些木訥,性格頑固堅定。隻有這樣,才能承受最嚴酷的戰爭考驗。
陳韶這樣腦子活絡的家夥,在以前的軍中並不被看好。那麼多次的實際考驗都證明,腦子裏想的越多的家夥,就越容易出事。越是慘烈的戰鬥,這幫腦子活絡的家夥就越容易崩潰。
反倒是看著腦子不那麼靈光的軍人,更能夠堅定的執行命令,打到底為止。
宋嵐中將看得出,陳韶完全沒有感受到那微妙的情緒。此時的陳韶正沉浸在對於新式戰術帶來的情緒裏麵,甚至有些無法自拔了。“司令。我覺得鐵絲網防禦體係若是不能重複使用,也太浪費了。更重要的是,會讓敵人有機會利用。所以我在附件裏麵寫清楚了戰後如何回收。”
宋嵐中將不想聽陳韶繼續以科學家的態度討論鐵絲網,這種事情本就不該是宋嵐中將來負責,而是由該負責的軍官們來執行。宋嵐中將所要做的是監督審查,親自查看那些已經完成的東西。
所以中將打斷了陳韶的話,“陳參謀。你認為該如何攻破鐵絲網防禦體係?既然你我們注定會遇到這樣的防禦體係。”
“報告司令。我認為非得用火炮對敵人重火力點實施摧毀。另外,就是一定要有一種非常有效的近戰火炮實施摧毀。尤其是步兵的靈活有效性。以現在的部隊編製,如果想摧毀敵人,必然要派出大量部隊。我所的大量部隊是指在一線的部隊數量太多。要減少一線部隊的數量,才能靠前指揮。”
宋嵐中將被這話氣到了,不禁嘲諷的笑道:“如果是這樣,你怎麼保證火力密度?”
“報告司令。可以通過火力配置,以及增加精準度的方法。譬如,更多配備輕機槍,實現支援與壓製和突擊火力的強度。以及對步槍手的提升,提高精準度。如果是以班為作戰單位,或者半個班為作戰單位,一線部隊數量太多。”
見陳韶居然不依不饒,宋嵐心中不快。突然生出一個念頭來,這就讓陳韶先下去,參加防禦體係的布置。
陳韶並不知道自己的老師有了想法,就繼續完成自己的工作。正好參謀長核準了陳韶提供的方案,要陳韶先在平壤西部的要地上設立防禦陣地。陳韶當即領命而去。
之前對宋嵐所的內容,是陳韶自己在紙上繪製了好久,並且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而拿出來的成果。
此時終於有了施展的機會,陳韶當即就幹了起來。
所謂回收,首先就是不能把鐵網給永久化。陳韶的使用方法很簡單,之前陳韶是用帶刺鐵絲纏繞在支撐柱上。這方法看著簡單,其實不然。因為要對鐵絲進行大量操作,而且是對能傷到人的鐵絲進行操作,難度很高。
現在陳韶選擇了幾股鐵絲擰到一起擰成的無刺鐵絲作為主線,原本就盤成一圈圈的鐵絲網不再拉直,而是直接掛到已經固定到支柱上的鐵絲主線上。
想收起來的時候,隻用把鐵絲網拉回到一起,把主線從支柱上取下,就可以從容回收。連主線都可以回收,以後繼續使用。
所以幾公裏長的數層防線,隻用了兩就完成了。至於炮兵的陣地,重機槍陣地,定下位置之後,可以慢慢的修改。
等陳韶回到司令部交差,參謀長都被嚇到了。文勇參謀長板著臉問道:“陳參謀,你真的完成了工作麼?”
陳韶隻能答道:“請參謀長視察。”
幾個時後,文勇參謀長陪著宋嵐中將站在高處,看著完全鋪開的防線,兩位將官都沒話。過了一陣,宋嵐中將邁步就走,文勇參謀長緊跟其後。
沿著外圈走過,就見鐵絲網一圈圈的,上麵密密麻麻的倒刺令人有些不禁牙酸的感覺。
在近處觀看,甚至不怎麼能看到機槍陣地的外型。但走進鐵絲網帶內部,站在機槍陣地內,就可以輕鬆的俯視敵人進攻的路線。
果然如陳韶所,日軍如何從這裏進攻,必然要先突破鐵絲網不可。而是要在重機槍等火力點掃射下去破壞。這種事情並非不可能,但是非得付出極大代價不可。
視察完整個防禦陣地,宋嵐中將下了決心,“陳參謀,你跟著去燕京做彙報的人一起去。我會給軍事大學發電報,你要是有什麼想法,就告訴那邊的陸軍作戰係的係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