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大周國會(四)(1 / 2)

大周國會大廈內部布局與歐美議會差不多。國會議員們的座位半圓形圍繞著主席台,此時主席還沒登場,國會議事廳內回響著一陣陣嗡嗡聲。這是801名議員交談彙聚成的響動,仿佛是一座巨大蜂房。

沒人特別在意國會議長。雖然理論上國會議長乃是德高望重,被認為可靠的家夥來擔任。然而除去這點榮譽,國會議長本人也隻是一位國會議員。議長大人既不是議員們的領袖,也沒有號令國會議員的權力。

議長唯一的權力就是主持國會會議,屬於為議員服務的差事。即便議長在安排議案審核秩序方麵有排序的權力,那種權力也不是絕對的。

心裏有事,陳馨婷沒有與旁邊的議員們交談。而是考慮自己接下來要麵對的問題。

按照大周製度,議會要討論的內容基本可以確定與戰爭有關。現在快到了國會開議時間,就見座位上竟然沒有空位。這是很少見的事情。

國會搞的比較給力的國家,大多都是兩院製度。上議院就是貴族院或者元老院。負責製定國家大政方針。下議院是眾議院或者人民院,是按照人頭比例選出來的人民院。

夏國自有華夏的傳統。在外國,決定國家大政方針的是上議院,也就是元老院。在大周,決定國家大政方針的是皇帝與文官體係。

所以大周國會隻有一個院,也就是人民院。人民院是各個片區根據人口比例選出議員。除非是重大會期,極少有全員出席的事情。

畢竟801名國會議員分布在大周廣袤的領土上,想湊齊可不容易。人民院是直接麵對民眾的選舉,全年留在燕京當然不合適。那會因為脫離民眾而落選。

如果是身強體壯的年輕議員,還能往來於地方與首都之間。但年輕議員數量太少,大多數議員的身體承受不住整年的車馬勞頓。

就在此時,議長登場了。老頭子六十左右,頭發都白了。他拎著議事錘敲了敲木片,清亮的響聲讓議事廳內暫時安靜下來。

“此次會議乃是大周議會第1646次會議。”議長的聲音有些疲憊。畢竟麼,對德高望重的老頭子來,組織會議已經是一份沉重的體力活。

“此次會議,第一個議題,實施征兵。將大周軍隊數量提升到00萬。”

議員們發出一陣動靜。卻沒有人扯著嗓子反對。

大周不是兩院製,更不是議會製。大周是君主製國家。人民院的權力則是負責審核議案,審核預算執行。人民院裏麵議員們的提案也被限定於民生方麵。雖然年年都有人吆喝著要‘民主製度,民意當家作主’。然而從法律上,這幫人已經違法了。

一聲呼喊打斷了陳馨婷的思考,與其他議員一樣,陳馨婷看著登上發言台上的遼寧省議員。議員氣勢洶洶的對著話筒喊道:“我們遼寧的議員團不反對動員到00萬軍隊。不過我們要兵部的人來解釋戰況!幾百年了!怎麼讓倭寇上了我們遼東半島!兵部必須出來解釋!”

畢竟是801名議員,如果議員們接連不斷的上台發言,一個人一分鍾,就是801分鍾,需要1個時還多。除非是特別的情況,大多數的議會議題都會以各省議會團代表上台的形勢做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