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大周擴軍的外交對衝(一)(2 / 2)

於是尼古拉二世就把問題轉向了他此時最關心的事情,“那些人還是繼續要求建立國家杜馬麼?”

大臣委員會主席謝爾蓋·維特立刻答道:“陛下,不如就同意建立國家杜馬吧。在所有的君主製國家裏麵,大概隻有俄國不存在議會。”

聽到被認為保守派的謝爾蓋·維特都支持建立國家杜馬,尼古拉二世有些不快。

當然,謝爾蓋·維特的沒錯。現在的俄國是一個絕對君主製的政體。沙皇擁有俄國的全部權力。除此之外的君主製國家,全都有自己的國會。

全世界公認的君主製曆史最悠久的大周,都在1700年建立起全國範圍內的議會。那可是1700年,那時候的世界各國中,擁有真正意義議會的國家並不多。

哪怕是現在被認為議會權力最大的共和製國家法國,法國議會的前身‘三級會議’在那時候也不再執行。

10年,腓力四世因向教會增稅而與教皇博尼法斯八世(BnifaeVIII)衝突。為了與教廷對抗,腓力四世於10年5月10日召開了第一次三級會議,除了教會和貴族的代表之外,還第一次召集每個城市的兩名市民代表參加會議。後來各省也模仿全國的三級會議,召開自己的三級會議。

在此後的487年中,三級會議還召開過1次,每次都是在國家遇到財政或政治上的困難時召開的特殊會議,目的是在重大問題上詢問民眾的看法,或通過某些重大決議。

16至17世紀初,專製王權加強,三級會議的權力被削弱。從1614年到路易十六統治時期,三級會議中斷了175年。

1789年,路易十六召開了最後一次三級會議,這次會議導致了法國大**。大**後,三級會議隨舊製度一道被廢除。

法國議會真正當家作主,都是法國大**之後建立的‘國民議會’。比起大周的國會,晚了差不多一百年。

尼古拉二世一點都不想建立起一個放棄皇權議會,但眼下的壓力過於巨大。在東方另一個被認為是絕對專製的國家日本,也已經建起了議會。這也是令俄國國內壓力倍增的各一個原因。

“謝爾蓋,大臣委員會對議會的形勢有什麼看法?”尼古拉二世有些沮喪的問道。

謝爾蓋·維特同樣不喜歡議會。尤其是不喜歡議會擁有的審核預算的權力。

但各國議會,包括大周議會,都擁有這個權力。這也被認為是議會這種組織是一個花瓶還是實權部門的分野所在。

一個連國家預算都不能否定的議會,就是一個毫無價值的存在。這也是俄國國內對於杜馬的問題久拖未決的原因所在。

那些不安分的家夥們,要求杜馬必須擁有否決預算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