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救災進行式(九)(2 / 2)

在冷酷的計算下,戶部得出一個時間表。1904-1905年,朝鮮先餓死幾十萬。1905年到1906年,矛盾衝突比較激烈。1907年開始,局麵全麵好轉。

然而,陳韶率領48軍完成了一個奇跡。在冬季,將救災糧食送到災民手中。災民們並不需要跑到救災點任由嚴寒摧殘。他們隻用待在村裏,就能定期得到足夠的糧食。

如果這樣的奇跡還能被戶部稱讚。接下來48軍利用深入基層鄉村,完成現有人口與土地的登記造冊,就成了戶部的**煩。

因為之前的計劃,戶部的計劃與現實完全脫節。根本就沒有一個基於當下局麵的規劃。

更讓侍郎們惱火的是,此時的戶部完全沒有足夠的人手去接管朝鮮。陳韶前期工作偏偏幹的太好。好到戶部隻要接手,就一定會被認為幹得不好。

既然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侍郎們也不藏著掖著。率直的把事情全都講給令狐尚書,要令狐尚書勇敢的承擔起戶部尚書的責任。

令狐尚書連著歎了幾口氣。這些年來,他是見識過不少大場麵。卻從未想到過還能如此開了眼界。眼前的局麵已經嚴重到可笑的地步,以至於生氣都不知道該如何生氣。

前一個環節幹的太爛,以至於後麵接手的戶部無法挽救。這是常態。

前一個環節完成的太好,以至於戶部都被打個措手不及。真的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國舅爺定了定神,理了理思路,算是找出了一個要點,“陳韶到底節省了多少時間?”

“三年。”

“五年。”

兩個聲音同時響起。除了發言的兩位,從尚書到侍郎都一言不發的看著兩位,搞不清楚哪一位的發言更可信。

三年的那位解釋道:“本來預計,三年後才會全麵建起依托海港與鐵路的聚集點。把那些缺乏土地的年輕朝鮮人組織起來。實施城鎮化。現在非得提前不可。”

五年的那位聽完,跟進補充:“是整個計劃裏麵關於組織朝鮮勞動力的計劃都得提前。本來認為大概五年後才可能出現大量投資人前往朝鮮進行投資。現在就得開始著手。隻要投資到了,工廠開了。一邊是雇傭朝鮮人在農閑時節進入工廠,一邊是土地梳理,重新分配。今年朝鮮局麵就能大大好轉。”

令狐尚書聽到這裏,心情總算好了點。看來戶部裏麵的諸位並沒有拖延,現在的混亂完全是超出想象的現實打亂了大家的步驟。

於是令狐尚書的目光落到總錢莊的侍郎胡蘭舟身上。其他侍郎們也盯著胡蘭舟看。看的胡蘭舟渾身不自在。

令狐尚書知道,雖然大家不,戶部高層都知道胡蘭舟的女兒胡大多正在給陳韶當副官。要是戶部用軍法,給戶部製造出如此**煩的罪魁禍首的副官的父親,大概有足夠的理由被拖下去拷打詢問了。

雖然大夥不能這麼幹,但是胡蘭舟本人也該表現出他對於戶部這個部門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