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還是劉士卿說了算(2 / 3)

劉士卿朝著盧永祥連連拱手,“得,老爺子,我說錯了,口誤,你大人大量,不要揪著我的小辮子了。”

這時候,洪大磊嗬嗬一笑,“劉總,你還沒聽出來,盧院長這是對你心有怨氣呀。”

“怨氣?我什麼時候招惹盧院長了,我怎麼不知道呀?”劉士卿問道。

洪大磊說道:“我聽說******已經正式批準武靈市劃撥出來一千五百公頃的土地,做為銀河科學院的占地。咱們國家以前就隻有一個華夏科學院,現在又多了一個銀河科學院,而且占地麵積高達兩萬兩千五百畝,看來,劉總是打算大幹一番了。”

劉士卿訕訕一笑,他打算設立銀河科學院的事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隻是以前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辦法實現這個目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劉士卿一直決定不了要把銀河科學院設立在什麼地方。

劉士卿打算設立的是一個綜合性的科研機構,除了一些銀河實業發展過程中用不著的項目之外,其他有商業開發價值的項目,都是要設立的,具體的有農業研究所、食品研究所、機器研究所、發動機研究所等等數十個研究所,每一個都負責一個具體的方向。

設立銀河科學院,劉士卿不單單是為了給銀河實業培養、儲備技術人員,也是為銀河實業留條後路,畢竟劉士卿不敢保證信號接收器有一天會不會消失,即便是不消失,萬一信號接收器出現了損毀,到時候可沒有地方修去。雖然劉士卿能夠把信號接收器搜尋到的技術資料,做一個完美的備份,但是備份並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很多時候,因為現實的局限性,劉士卿考慮問題不可能那麼周全,很多資料,都是臨時性發現缺失,然後才開始搜尋的。如果在有需要的時候,信號接收器壞了,那就全完了。

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籌建銀河科學院就顯得非常的必要。另外,建立了銀河科學院,在全世界範圍內,拉攏人才的力度就可以加大,世上有很多人並不擅長將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他們更喜歡悶在科研院所內搞研究。以前銀河實業就缺乏這樣一個機構,銀河科學院一旦成立,就可以把那些隻喜歡搞研究的科研人員,給拉攏過來,然後由具體的人,再把他們的研究成果轉化成商業產品。此外,成立銀河科學院,也可以加快劉士卿拿出更多先進科技的步伐。

當然,成立銀河科學院,也不是誰都願意看到這個局麵的,最起碼盧永祥身為華夏科學院的院長,就覺得非常有壓力。銀河實業善待科研人員,在國內是出了名的。以前,銀河實業的科研力量都集中在各個子公司,有些人想去,還未必進得去,現在,銀河科學院成立,馬上就需要一大幫子科研人員填充銀河科學院的空缺,做為國內最大的科研人員的集散地,華夏科學院勢必要受到極大的衝擊,說白了,銀河科學院撬華夏科學院的牆角,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了,就算是銀河科學院不主動撬,但是跳槽的,肯定不會少。

按理說華夏科學院是國家隊,每年國家都會下發大筆的研究經費,供華夏科學院搞研究。問題是僧多粥少,華夏科學院科研機構多,人員多,需要錢的地方多,國家下撥的研究經費看似不少,但是一分,就沒多少了。另外從職員的待遇上來講,華夏科學院的科研人員也沒有辦法跟銀河實業相比,銀河實業的科研人員,哪怕是本科學曆,也有很多年薪過十萬的,但是在華夏科學院,年薪過十萬的,至少也得是碩士學曆,本科學曆隻有靠邊站的份兒。

華夏科學院論資排輩的現象也非常嚴重,而這種事情,在銀河實業基本上是看不到的。銀河實業幾乎所有的子公司都有民主評選製度,在很多事情上,子公司的負責人是沒有辦法一言堂的。民主評選在華夏科學院也有,但是貫徹的不像銀河實業那麼徹底,很多時候,華夏科學院還是講究**********的,說白了,就是領導說了算,如果民主評選成果不符合領導的意見,領導還是可以否決掉的。

盧永祥也是很早就知道劉士卿有設立銀河科學院的心思,但是他原本以為劉士卿是小打小鬧,就跟微軟公司在華夏設立的科學院一樣,聽著是什麼“微軟亞洲科學院”之類的名字,聽著挺嚇人的,但實際上,也就是直屬於微軟公司的一個研究科研部門,或許在某個領域上,能夠跟華夏科學院相抗衡,或者取得比華夏科學院同類機構更高的成績,但是論起綜合科研能力來,微軟公司無論如何,也是沒有辦法跟華夏科學院相比的。

然而盧永祥很快就意識到劉士卿不是要小打小鬧,而是要大張旗鼓,“另立山頭”。那一千五百公頃的土地就說明一起了。按理說華夏是個耕地資源緊張的地方,一千五百公頃,折合兩萬兩千五百畝土地,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擱在以前,就算是銀河實業對國家做出了不少的貢獻,為拉動武靈市、拱天省乃至全國的經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不會批準給銀河實業這麼大一塊土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