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海水淡化西輸工程的成功實施,使得大西北好幾個省份原來是沙漠和戈壁灘的土地,已經成功複耕,這些複耕的土地累積到一起,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一千五百公頃,這樣一來,在十八億畝土地紅線上,國家又多了很大一塊富餘量出來,給銀河實業批一塊一千五百公頃的土地,就不是不能夠接受的了。
土地解決了,銀河實業又有錢,又有這些年來,積累下來的聲望,這樣的話,銀河科學院的建立就是旦夕之間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了。
盧永祥也明白銀河科學院的成立,對華夏、對銀河實業,乃至對華夏科學院來講,都是有好處的,最少能夠讓華夏科學院增強競爭意義,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對華夏來講,如果能夠多幾個華夏科學院、銀河科學院這樣的機構,那麼對於提升華夏國民的創新精神、科研意識等等方麵,也都是有著巨大好處的。
劉士卿看了看盧永祥,笑道:“盧院長,你不用的太過擔心,就像銀河太空跟國家航天局的關係一樣,我們之間的競爭肯定是有的,但是合作才是主流。銀河科學院和華夏科學院一定會在很多領域達成合作共識,相互之間能夠協調好,把有限的資源,用在更多的領域研究上,盡最大可能的避免內耗。”
洪大磊笑道:“盧院長,劉總說的有道理呀。銀河科學院不是外人,說到底,也是咱們華夏人開得科學院,相互之間能夠相互體諒,相互容忍,相互借鑒,不像華夏科學院跟美國科學院、英國皇家科學院那樣,做什麼事情,都是說一分,藏三分。我個人感覺,銀河科學院建立,可以給華夏科學院內部的一些人敲響警鍾,像那種人浮於事,一心鑽營,卻把科研工作丟到一邊的人和事,應該會少很多。”
盧永祥看了洪大磊一眼,“洪副部長,你說的那個一心鑽營,把科研工作丟到一邊的人,該不會是說我吧?”
洪大磊楞了一下,旋即笑道:“盧院長,真是抱歉,讓你誤會了,我可以對天發誓,我可真沒有這個意思。”
就在劉士卿、盧永祥和洪大磊聊天的時候,遮陽棚已經建好,這個棚子有三層樓高,除了邊角之外,棚子下麵沒有一個支撐物,完全是靠著用鋼材、鋁合金板材構成一些幾何結構,然後將整個棚子的重量,分攤到邊角之上。
“老板,棚子建好了。是不是可以把東西往外麵搬了?”劉士卿的科研四助手之一的郎餘慶過來彙報道。
劉士卿點點頭,郎餘慶馬上招呼人,開始從第二實驗室往外麵搬東西。自從劉士卿把全自動智能實驗室建成之後,郎餘慶、孟嬌恩、何竹蘭和荀鴻燕四個人的作用就削弱了不少,不過劉士卿還是讓他們留在了第二實驗室,每天交給他們的工作也都不少。劉士卿在製造太空基地的主體、千裏眼太空望遠鏡等的時候,郎餘慶他們四個也都是出了力的。
太空基地的主體現在還沒有組裝起來,都是一些零散的部件。每個部件都有著非常詳細的編號,該如何進行組裝,隻需要按照圖紙,根據編號安排就可以了。這些部件都是用新型材料製成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非常堅固,但是密度卻很小。即便是人們常用的鋁合金與之相比,也顯得很笨重。
不過太空基地的主體實在是太大,即便所用材料的密度很小,但是整合到一起,整個太空基地的主體還是顯得非常的重。將來要把它們運到太空之中進行組裝,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太空基地的主體的組裝一共持續了好幾天,在這個過程中,沙特阿拉伯王國、阿聯酋的代表也紛至遝來,他們極為感興趣的看著太空基地的主體,期間提出了不少問題。其中就包括為什麼要在第二實驗室前麵組裝,幹嘛不找一個更寬敞的地方。
劉士卿是這樣回答他們的,太空基地的主體在地麵上進行試組裝,是為了能夠盡早的發現其中有什麼不合適或者不對的地方。第二實驗室這裏有相應的設備,相應的技術人員,一旦發現有什麼問題,可以馬上進行修改,甚至可以推倒重來,如果換成其他的地方,就沒有這個技術條件了。
阿拉伯人也就是隨便問問,聽了劉士卿的解釋後,也就沒有再深究什麼。其實就算是他們想深究,也深究不起來,畢竟整個太空基地工程,還是劉士卿說了算,就算是他們不滿意,也不可能推翻劉士卿的決定。(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