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多月下來,直接的經濟損失已經有七八千萬了,如果再算上間接損失,一個億都打不住。
做研究是很燒錢的事情,尤其是這種動不動就設備報廢的研究,簡直就是在燒黃金。出於支持郭倩蓉的考慮,劉士卿隻好暫時跟她分開,讓郭倩蓉繼續尋找未知物質,他則給郭倩蓉製造仿人機器人,另外還讓楊諾婷在銀河實業安排生產計劃,要求銀河碳工為草原省的這個實驗室定期送碳氧分離機過來。
為了能夠加快仿人機器人的生產進度,劉士卿先給自己造了幾個機器人助手,有了他們的幫助,仿人機器人的生產速度頓時加快了許多。
對機器人的運用,劉士卿並不排斥,他也有意在將來加大機器人的適用範圍,不過在現在,銀河實業還沒有大規模使用仿人機器人的條件,絕大部分時候使用的都是工業機器人,要想大規模使用仿人機器人,甚或是達到普及的程度,最早也得是地球靜止軌道的太空基地建成之後的事情了。
這次要不是郭倩蓉非要搞這麼危險的研究,劉士卿也不會想到要造這麼多的仿人機器人出來。畢竟仿人機器人造的越多,曝光的機會越多,到時候,事情的發展又會脫離劉士卿的掌控,讓他陷入到相對比較被動的境地之中。
就這樣,劉士卿造仿人機器人,郭倩蓉用他們來做為一線的研究員。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在2020年三月底的時候,仿人機器人在郭倩蓉的指揮下,終於成功的尋找到並且分離出了那種未知的物質。經過對這種物質的分子結構進行分析,郭倩蓉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物質,這種物質的組成元素隻有一種,那就是碳,就跟石墨、鑽石一樣,換句話來講,這種未知物質又是一種碳的同素異形體。
劉士卿本來想把這種物質命名為“倩蓉鑽”,不過郭倩蓉不同意使用這個名字,最後將之定名為“銀河碳”。這種碳因為一種還沒有發現的機理,在碳原子與碳原子相互結合,形成銀河碳分子的時候,需要吸收大量的能源,這些能源大量的積累在分子鍵之間,卻由極不穩定,一旦蓄積的能量超過分子鍵承受的極限之後,就會以一種劇烈的方式,在一瞬間全部釋放出來。這個作用過程就像是給氣球打氣一樣,一旦充氣的量超過氣球的極限,氣球就會爆炸。
發現了銀河碳,並在對銀河碳進行了初步研究之後,劉士卿對這種全新的碳的同素異位體充滿了敬畏,這玩意兒比超大威力常規炸彈“我是祖宗”所采用的炸藥的威力還要大出不少,也難怪全自動智能實驗室會被摧殘成那個樣子。
劉士卿極力勸阻郭倩蓉,讓她停止後續研究,這項研究危險性實在是太大了,還是交給軍方比較合適。
不過劉士卿的勸阻沒有起到作用,郭倩蓉說的很清楚,“士卿,我也明白銀河碳的軍事價值,它完全就是天生的炸藥,如果將其的所有資料移交給部隊的話,部隊方麵一定會高度重視,投入無數的人力物力來從事這方麵的研究。
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大的代價去尋找銀河碳?我們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尋找一種全新的超大威力炸藥,而是為了尋找一種能源的存儲方式。我可以肯定一點,即便是我們把所有的資料都移交給部隊,部隊也會把研究的重心放在銀河碳做為炸藥的一方麵,而不會將銀河碳是如何儲存大量能源這一塊的。
何況,部隊是否舍得化為數以億計的資金,冒著損失無數的精英級科研人員的危險,來從事這方麵的研究,這都是一個不容樂觀的事情。我的意見,這項研究,要做還是我們來做,畢竟我們有充足的資金流,有仿人機器人,有整個銀河實業的資源可供我們調度,這都是部隊所沒有的優勢。”
感謝“天閃之翼、我是小白555、根紅苗正的耗子”的打賞,謝謝。(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