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款(2 / 2)

被褥、飯票糧票、生活補貼。男生每月糧食定量三十八斤,女生三十斤,還分成米麵糧三類,生活補貼二十四塊錢,相當優厚了。

提著這一堆又去找宿舍,看著哪哪都熟悉,徐檸閉著眼睛都能找到。

從宿管那拿到鑰匙,他到門口一瞧,自己好像是第一個到的。

開了門鎖,再一推門,迎麵一股子塵氣。

兩張上下鋪,四人間,角落擺了兩張桌椅。

他算運氣好的,旁邊16就是大宿舍,十人間,平常還是整層樓的活動室,那叫一個熱鬧。

挑了個上鋪,徐檸把東西往上邊一扔,接著麻利的鎖門、下樓。

他這會餓的厲害,不過這會還沒到飯點,食堂沒飯。

這難不倒他,從西南門出學校,斜對麵就是一個的飯館:**食堂。

八十年代初的京大學生,幾乎沒有不知道這的,菜好吃,而且花樣多。誰手裏有了閑錢,或者要請客,都是來這。

吃完飯,徐檸又去了趟五道口商場,買了些日常用品。

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十二點多了,宿舍門鎖開著,一推門,屋裏兩個家夥齊齊轉身。

徐檸一瞧,都是熟人。其中一個是方臉瘦高個,這家夥叫曾軍,吉省人。旁邊那個身材敦實,皮膚粗糙的,叫楊向東,陝省人。

往前幾步,徐檸熱情的跟兩人握了握手,笑道:“我上午就來了,剛才下樓吃了頓飯。你們怎麼稱呼?”

兩人也作了自我介紹,果然沒錯。

曾軍父母是工廠工人,為人豪爽,當年跟徐檸關係最好,兩人畢業後也一直有聯係。

這家夥跟徐檸經曆差不多,九十年代辭職下海經商,做過不少行當。可惜,曾軍後來身體不好,一身的病,零幾年就走了。

而楊向東,家裏是農村的,又靦腆,跟其他人有些疏離,最好的朋友反倒是隔壁宿舍的老鄉。聽人,他畢業後留在了京城工作,開始是留校工作了幾年,後來轉到市圖書館,再後來就沒什麼聯係了。

“給家裏報平安了嗎?我去郵電局,你們去不去?”徐檸提議道。

“還沒呢,那我也去吧。”曾軍道。

楊向東有些猶豫,道:“我就不去了,家裏接不到,還是寫信吧。”

這會不管電話還是電報,普及的都不廣,尤其偏遠的地方根本接不到。直到多年以後,最靠譜的還是郵遞員的自行車軲轆。

徐檸也沒多,跟曾軍下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