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辦雜誌(2 / 2)

“我來出差,順便看看你。……行啊,這大學生了就是不一樣,看著比之前精神多了。”張枝江笑著拍拍徐檸的肩膀。

“您吃了沒,我帶你去吃飯吧?”徐檸心裏也高興,在外地碰到個熟人,那感覺真的挺溫暖的。

食堂人太多,徐檸幹脆領著他去了學校南門外的那家飯館,溜肝尖、炒腰花、魚香肉絲,招牌菜全點了一遍,又要了瓶酒。

張枝江知道這子有錢,也不攔著,倆人就往角落一座,邊吃邊聊。

吃到一半,張枝江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哈了一聲。道:“知道我出什麼差嗎?”

“不知道。”徐檸懶得猜。

“還是你的那本書,首都這邊的書店也開售了,就談的這個事。”

“哦。現在賣多少本了?”徐檸反應還算平淡,反正賣書的錢也不分給他。

“這個數!”張枝江抬手翻了翻。“十萬冊!”

“謔,那還真不少。”

這年代沒什麼別的娛樂,實體書銷量很高,賣個十萬冊並不稀奇。不過,這書才多久,估計潛力還大著呢。

“出版社不是還要出版其它教輔書嗎?怎麼樣了?”徐檸問道。

“還可以吧。”張枝江點點頭,道:“不過離你這本書差遠了,真是奇了怪了,怎麼就你的書能火呢。”

徐檸笑了笑,也不搭話。這事還真是實力跟運氣的結合,想複製哪那麼容易。

“教輔書確實是個好方向,不過,聽好多出版社都在做這個,你薑叔有點擔心,不知道以後怎麼樣。哎,你覺著呢?”張枝江又問道。

“教輔書的市場夠大,養活出版社沒什麼問題,不過想賺大錢就難了。想發財,那得不要臉。”徐檸笑了笑。

“你這孩子,話就不能正經點嗎,什麼要臉不要臉的。”張枝江有些無奈。

“這就是正經話啊。”徐檸攤了攤手,“如果臉皮厚點,就把書粗製濫印,節省成本。然後把書的內容東拚西湊,最後起個唬人的書名,什麼海澱名師啦,七提高一百分啦,保準有人上當。賺完一波,書的名聲臭了,那就再換個書名,一個月出個幾十本,你想想能賺多少?”

張枝江聽的目瞪口呆,他哪見過這種套路,這……這不是騙子嗎?

“越越沒譜了。粗製濫造,錯別字多了,出版局那邊是要處罰的,哪那麼容易。”

“是處罰,但隻是抽查,頂多罰點錢,但賺的更多啊。了嘛,隻要不要臉,賺錢容易的很。”

徐檸的可不是臆想,這是後來的事實,不守規矩的都發了,老實的還是過的苦兮兮。

“不跟你扯了。……你薑叔讓我問問你,能不能幫忙出個主意?”張枝江問道。

這才是他來找徐檸的原因。徐檸上了大學之後,那給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了,找他幫忙理所當然。

這年代,大學生就是有能耐的代名詞。誰家水電線路壞了,婆媳矛盾了,孩子教育問題了,有條件的都喜歡找個大學生過去幫忙。

徐檸想了想,道:“我倒是有個不錯的想法。……辦雜誌,文藝類的雜誌!”

讀者、知音、意林,哪個不是暢銷幾十年的?既想要裏子,又想要麵子,那就做這個唄!

“雜誌?哎呀,出版社就那幾個人,再多一攤子事,哪忙的過來啊。這不成,不成。”張枝江連連搖頭。

出版社近來新招了幾個年輕人,但現在也不過才十幾個人,哪有空再弄個雜誌啊?

“您先別忙著拒絕嘛。”徐檸倒來了精神,坐直了,道:“要不,我幫出版社弄?”

“什麼意思?”

“就是,我負責招人,收稿子,排版,隻不過掛靠在出版社底下,借個名頭。您看怎麼樣?”

“你,成嗎?”

“您的什麼話!”徐檸抬手往校門指了指:“這是哪?京大啊。我找幾個同學,這事準成。”

就在去年底,甘省出版社成立了叢刊編輯部,在一間六平米的屋裏開始了籌備工作。

四個月後,讀者文摘創刊,職工兩人。自此之後,這家編輯部就正式開始了數十年的熬雞湯工作。

人家倆人都能做成的事,沒想象中那麼難,反正徐檸覺得自己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