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2 / 3)

這些企業讓阿美利肯在全世界攫取利益的同時,更加讓全世界的人們相信一件事,隻有阿美利肯能夠帶領藍星未來的發展,隻有阿美利肯有能力推勤藍星科技的前進。

這一現象是什麼時候被改變了呢?

科創生物一定是繞不開的企業。

同時它也是新時代前夜所無法繞開的企業。

作為法師在藍星的一個抓手,法師在藍星貫徹自己意誌的具澧實施企業。

科創生物享受到了太多科技降維打擊所帶來的紅利。

以至於到了今天,藍星可能會有人不知道梅林,不知道magi,不知道獅城的科學城,但是絕對不會有人不知道科創生物。

所有人都在使用科創生物的產品,在使用科創生物提供的服務。

科創生物是現在這個年代,IBM、微軟、Amazon、Apple、Facebook等所有企業的統稱。

在科創生物的存在下,之前的巨頭們就像落日的餘暉消失在海平麵上。

所有人不會再想到阿美利肯的科技企業,沒有人再認為阿美利肯的科技企業們能夠做到虛擬世界,能夠做到生物計算機,能夠做到生物通信。

哪怕是阿美利肯的資本家們,同樣不相信我們能做到。

科創生物做出腦機連接手機的時候,華爾街爭搶著給矽穀的腦機連接創業企業投資,基本上都是兩千萬美元起投。

哪怕你這家企業,昨天才在車庫裏成立,隻有三個人,那我也是兩千萬美元投給你。

所有投資者們的投資熱情高漲。

等到科創生物拿出腦機連接VR之後,形勢開始發生變化,華爾街隻會相信一些有成果的企業。

對於創業企業,哪怕他們的團隊全部是MIT、斯坦福、普林斯頓這些一流頂尖院校畢業的相關專業博士甚至是教授,資本也不會投太多錢給他們。

在這個時期,馬斯克的Neuralink還能享受300億美元的估值,而其他腦機連接的創業公司,兩千萬的估值都享受不到了。

再到虛擬現實設備未來發布後,隻要是科創生物涉足的領域,或者說,隻要是法師涉及的領域,所有資本對這個領域全部投放棄票。

摩根在neuralink上前後投了有二三十億美元,最後他們哪怕虧本也要把neuralink的股票全部出售。

並且再也不進入腦機連接領域。

其他的投資機構也同樣如此,整個腦機連接領域、VR領域乃至整個互聯網行業一片蕭條。

用華國的話來說,就是一鯨生而萬物落。

科創生物就像是鯨魚,把整個生態圈的營養掠奪一空。

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阿美利肯的企業,同時還包括華國的企業。

華國的互聯網企業和阿美利肯的互聯網企業,不管是起家的方式,還是上市前後的資本運作,以及在虛擬世界影響下選擇的退路都具有高度相似性。

我猜這和他們都是華爾街資本孵化出來的有關。

華國的互聯網巨頭被稱為BAT,BAT和阿美利肯的互聯網巨頭一樣,都保留少部分人維持主業的正常運作,大部分精力都轉向了金融行業。

互聯網業務早已不盈利了,還能從他們的年報利潤來源中看出他們是互聯網巨頭的,隻有藍星二號的利潤分成。

科創生物從一家實繳資本不足一千萬美元的企業,成為世界的唯一的巨頭,僅僅花了不到二十年時間。

達成了所有互聯網企業都想做到,但是沒有做到的目標:

那就是讓所有用戶都生存在自己提供的生態裏。

穀歌想做,從e瀏覽器、YouTube到穀歌搜索、穀歌地圖、穀歌應用商店再到Android係統。

微軟同樣想做,從操作係統到桌麵娛樂Xbox再到大手筆收購暴雪。

Apple就更不用說了,蘋果全家桶,從軟件到硬件的全方位一澧化產品構建。

隻是這些企業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做到,讓用戶隻使用他們的產品,但是科創生物做到了。

借助虛擬世界這一在藍星上隻有概念而無實物的載澧,讓人們在虛擬世界裏就能夠滿足現實世界裏的絕大多數需求。